新东方网>app资讯>连云港大学考试>正文

2026年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地理学基础》考试 大纲

2025-08-17 23:45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新东方考研

学科教学(地理)初试考试大纲及参考书

《地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核评价目标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地理科学观和方法论,以及现代地理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研究方法、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学术思想等。

二、考核内容 

第1章 地球系统
  第1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专栏 宇宙大爆炸学说
   一、宇宙的构成
   二、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2节 宇宙因素的地理效应
   一、太阳的地理效应
   二、月球的地理效应
   三、其他宇宙因素的地理效应
  第3节 地球的整体性质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质量
   二、固体地球的圈层结构
   三、地球的物理性质
   四、地球的化学成分
   五、地球的运动
   六、地理坐标与时间
   七、地球的演化
  第4节 地球表层系统
   一、地球表层的构造
   二、地球表层的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
   三、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2章 地理空间
  第1节 地域分异规律
   一、纬度地带性
   二、海陆梯度地带性
   三、垂直地带性
   四、非地带性
  第2节 区位理论
   一、区位与区位论
   二、产业区位论
   三、非工业区位
   四、中心地理论
   五、空间相互作用与空间扩散
  第3节 行为地理理论
   一、环境认知
   二、行为矩阵
   三、空间偏好
   四、时间地理学
  第4节 区域理论
   一、区域与区域研究
   二、区域发展理论
   三、区域演化理论
   四、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
  第5节 地缘理论
   一、地缘与地缘政治
   二、近代地缘政治思想
   三、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与国际战略思想的演变
   四、世界瞩目的边缘带与破碎带
   五、中国的地缘战略
第3章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1节 人地关系理论
   一、第一思潮:文明与环境关系论
   二、第二思潮:进化与环境关系论
   三、第三思潮:发展与环境关系论
  第2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大讨论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
   三、现代地理学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第3节 文化生态理论
   一、导言
   二、文化生态学的重要研究问题
   三、文化整合
第4章 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
  第1节 地理科学发展简史
   一、古代地理学
   二、近代地理学
   三、现代地理学
  第2节 地理科学的思想流派
   一、区域学派
   二、景观学派
   三、环境生态学派
   四、空间学派
   五、社会学派
  第3节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科学体系和特征
   一、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
   二、地理科学的科学性质
   三、地理科学的科学体系
   四、地理科学的特征——区域性、综合性
  第4节 地理科学的科学方法
   一、地理科学的方法论
   二、一般科学方法
   三、地理科学研究方法
  第5节 地理科学与社会发展
   一、地理科学与社会经济建设
   二、地理科学与科学文化发展
  第6节 新时代的地理科学
   一、时代的特征
   二、现代地理科学面临的挑战
   三、现代地理学的特征
   四、现代地理学的重大研究任务
   五、中国现代地理科学发展展望

三、考查重点

重点考查考生对地球系统(主要是与地理科学有关的宇宙知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效应、地球表层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地理空间(主要是地理空间规律、区位理论、行为地理理论、区域理论、地缘理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主要是人地关系,经济、文化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理论;第四部分为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主要是地理学发展简史,地理科学方法论、地理科学体系以及地理科学的社会文化意义)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四、参考书目 

《地理科学导论》(第二版),白光润 高峻 卢松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3年。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