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江苏三年制专转本公办院校还扩招吗?
2025-10-21 15:45
来源:江苏三年制专转本
作者:huangxiaoheng
2026 年江苏三年制专转本公办院校整体缩招,热门专业减 10%-15%,职业本科扩招 20% 成生源承接主力,仅个别公办新兴、冷门专业微调扩招。省控线或破 270 分,考生需按分数分层定位,可借技能大赛加分等政策红利,同时关注职业本科,结合产业需求规划备考。根据 2026 年江苏三年制专转本最新政策与招生计划,公办院校整体呈现缩招趋势,结构性调整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公办院校规模性缩招成为主流
热门专业缩减 10%-15%财经类、计算机类等传统热门专业首当其冲。例如,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专业 2025 年计划招生 140 人,较 2024 年减少 10%,预计 2026 年继续维持低位。金陵科技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等公办院校的同类专业也呈现缩招态势,导致公办院校录取门槛进一步抬高。
职业本科扩招承接生源转移公办资源持续向职业本科倾斜,新增苏州职业技术大学、无锡职业技术大学等 3 所职业本科院校,重点开设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 19 个专业,计划占比超 30%。例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扩招 20%,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投档线预计 350 分,成为高分考生 “稳一稳” 的选择。
二、结构性调整下的局部例外
部分公办院校个别专业微调南京邮电大学、江苏大学等院校可能存在小范围扩招,但主要集中在新兴技术领域。例如,南京邮电大学智能感知工程专业 2026 年或纳入专转本招生,对接工业机器人产业需求;江苏大学取消联合培养项目,专转本学生全部在本部就读,但整体招生规模未显著扩大。
冷门专业存在机会窗口农林类、资源环境类等政策支持专业扩招,录取线可能低于省控线 10-20 分。例如,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6 年计划招生 95 人,录取线贴近省控线,适合低分段考生 “捡漏”。
三、考生应对策略建议
分数分层定位
高分段(≥360 分):冲刺南京审计大学等公办院校,同时搭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工程等职业本科专业 “稳一稳”。
中低分段(262-320 分):主攻民办院校热门专业(如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会计学),利用职业本科扩招机会。
低分段(<262 分):关注农林类、资源环境类冷门专业,结合降分补录政策(省控线下 10 分)争取机会。
政策红利精准把握
技能大赛加分:获省赛一等奖可降 5 分投档,国赛二等奖可直接录取。财经类考生可重点参与 “会计技能”“金融科技应用” 等赛事。
贫困专项计划:金陵科技学院、南京晓庄学院等院校为建档立卡考生单列 1-2 个名额,录取线通常低于普通批次 10-20 分。
四、未来趋势预判
分数线持续走高随着公办资源进一步向职业本科转移,2026 年财经类省控线可能突破 270 分,公办院校投档线较 2025 年上涨 10-20 分。考生需在总分 500 分中至少达到 280 分才能确保有学可上。
职业本科认可度提升政策明确职业本科与普通本科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等院校的财经类专业正逐步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未来就业竞争力有望增强。建议考生优先选择与产业需求对接紧密的专业(如数字经济),提前布局职业技能认证(如 CPA、CFA)。
总结
2026 年江苏专转本公办院校整体缩招、局部微调,职业本科扩招成为核心增量。考生需打破 “唯公办论”,主动适应职业本科崛起趋势,结合产业需求选择专业,方能在激烈竞争中突围。建议尽早启动复习,优先突破数学和专业综合理论,同时关注政策红利与新兴专业机会。
新东方专转本个性化服务 1V1学情诊断+弹性课时规划+阶段测评反馈,针对薄弱环节定制学习方案,尤其适合课业繁忙的在校生群体。
全科班型热招中 南京专转本备考 | 江苏专转本政策解读 | 专转本规划 新东方专转本集训营 | 江苏专转本英语特训 | 线下封闭班
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浦口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宁区、六合区、溧水区、高淳区专转本机构推荐!就选新东方专转本!
南京新东方为专转本的同学专门打造了一系列的备考资料和课程安排,以确保你在转本之路上稳步前行。南京新东方专转本采用六大阶段教学体系,精细化多轮滚动学习,综合提高同学们的应试能力。大二的同学,现在可以直接咨询右下方弹窗的在线老师!获取免费的学习规划!了解更多转本信息!让新东方为你转本之路保驾护航!
推荐阅读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