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级真题听力听不懂怎么办?先盲听再对答案!
2025-10-22 11:50
来源:江苏四六级
作者:huangxiaoheng
六级真题听力听不懂,核心解法是 “正确盲听 + 深度复盘”,盲听能帮你练出 “抓关键信息” 的能力,而针对性复盘才是解决 “听不懂” 的根本 —— 先明确 “是单词不认识、语音没听出,还是逻辑没跟上”,再逐个突破。以下是具体操作方法:
一、先搞懂 “盲听” 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是 “瞎听”,要带目标听
盲听不是 “放着音频等答案”,而是带着 “抓核心信息” 的目标听,避免陷入 “逐字听不懂就慌” 的误区,具体分 2 步:
盲听前:花 1 分钟 “预判考点”听前快速扫选项,圈出关键信息(如数字、地点、人物身份、观点词),预判可能考什么。比如选项里有 “30 minutes”“library”“professor”,就知道要重点听 “时间、地点、人物相关内容”,减少盲听时的信息混乱。
盲听时:“抓大丢小” 记关键,不纠结单个词听的时候别追求 “每个词都懂”,重点记 3 类信息,用缩写快速写在草稿上:
信号词后内容:听到 “but/however/actually” 等转折词,立刻记后面的内容(大概率是答案);
核心要素:时间(如 2024)、数字(如 500)、观点(如 agree/disagree)、因果(如 because/so);
重复出现的词:同一话题反复提的词(如 “online course”“study efficiency”),大概率是段落核心。比如听新闻时,听到 “Yesterday, a fire broke out in a factory. Actually, 10 people were injured, not 5 as previously reported.”,就记 “fire→10 injured(not 5)”,不用管 “factory” 的具体名字。
二、盲听后 “3 步复盘”:精准解决 “听不懂” 的根源
盲听对完答案后,别只标 “错号”,按 3 步复盘,搞懂 “为什么听不懂”,下次才能避开同样问题:
第一步:对照原文,找 “听不懂的具体原因”逐句对照音频和原文,把 “没听清 / 没听懂” 的地方标出来,按原因分类:
原因 1:单词不认识(如 “intangible”“sustainable”);
原因 2:语音现象没听出(如 “not at all” 读成 “no-ta-tall”,“next week” 读成 “nex-week”);
原因 3:逻辑没跟上(如没听出 “总分结构”,不知道哪句是观点、哪句是举例)。
第二步:针对原因 “逐个突破”,不留下死角按原因针对性解决,比 “再听一遍” 更有效:
若单词不认识:把 “真题里的常考词” 记到本子上(如听力里的 “academic 学术的”“pollution 污染”),每天背 10 个,结合例句记(如 “The professor gave an academic lecture.”);
若语音没听出:找到对应句子,先听 3 遍,再逐句跟读,模仿连读、弱读的节奏(比如 “want to” 读成 “wanna”,跟着音频读 5 遍,直到能自然发出);
若逻辑没跟上:把原文按 “观点 + 例子”“原因 + 结果” 拆分,比如在 “Firstly...”“For example...” 后画横线,理清段落结构,下次听时就知道 “听到 Firstly,后面是分点内容”。
第三步:“裸听复现”,验证是否真的懂了解决完问题后,把原文放到一边,再盲听 1 遍音频:如果能清晰听到 “之前没懂的词、语音现象”,并且能回忆起段落逻辑,说明这篇听力才算 “真的懂了”;如果还没懂,就重复第二步,直到能裸听跟上。
三、不同题型的 “盲听 + 复盘” 侧重点:针对性提效
六级听力 3 类题型(新闻、长对话、短文理解)的 “听不懂点” 不同,盲听和复盘时要抓不同重点:
题型 | 盲听重点 | 复盘重点 |
---|---|---|
新闻 | 开头 1-2 句(导语,含事件核心)、数字 / 时间 | 看 “导语是否包含答案”,补 “新闻常考词”(如 “accident 事故”“report 报道”) |
长对话 | 人物观点(I think/In my view)、转折词后内容 | 理 “人物关系”(如师生、店员与顾客),总结 “观点类信号词”(如 “prefer”“suggest”) |
短文理解 | 段落开头(主题句)、结尾(总结句)、分点信号词(Firstly/Secondly) | 画 “主题句 + 分论点” 结构,补 “场景词”(如校园里的 “semester 学期”、生活里的 “rent 租金”) |
四、避坑提醒:别让 “无效操作” 拖慢进度
别盲听后不复盘:只盲听不对答案、不找原因,相当于 “白听”,下次遇到同样的词或语音,还是听不懂;
别纠结 “超纲词”:真题里偶尔出现的生僻词(如专业术语)通常不影响理解,比如听 “天文新闻” 时的 “nebula 星云”,不用记,重点记 “常考词”;
别不练跟读:只听不读,永远练不出 “对语音现象的敏感度”,比如 “连读”,只有自己读出来,下次才能听出来。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