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镇江大学考试>正文

家长必知:孩子四六级多次不过,可能是方法错了!

2025-08-06 10:25

来源:

作者:

  当孩子多次冲击四六级仍未通过时,家长难免焦虑。其实,比起反复刷题,更该关注备考方法是否存在偏差。以下这些常见的方法误区,或许正是阻碍孩子高效备考的关键。​

  误区一:盲目背单词,忽视场景运用​

  很多孩子抱着单词书从 A 背到 Z,却在阅读中看到熟词仍反应不过来。这是因为孤立记单词忽略了语境关联。建议家长引导孩子结合真题例句记单词,比如在阅读中遇到 “obscure”,不仅记住 “模糊的” 含义,更要理解在 “an obscure theory”(一个晦涩的理论)中的用法。还可以用 “单词联想卡”:正面写单词,背面记真题中的搭配短语,每天利用碎片时间抽查,强化记忆效果。​

  误区二:听力只听不练 “输出”​

  孩子可能每天坚持听真题,但做题时仍抓不住重点。问题在于只被动接收,没有主动训练 “预判能力”。家长可陪孩子做 “听力预判练习”:播放前先读题干,圈出 “when”“why” 等疑问词,猜测可能的对话场景;听的过程中,让孩子用简单符号记录关键信息(如时间、数字)。听完后,和孩子一起复盘:哪些信息是预判到的?漏听的内容藏在哪些信号词(如 but、however)后?​

  误区三:写作依赖模板,缺乏逻辑衔接​

  不少孩子背了一堆模板,却写不出连贯的文章。这是因为模板只是框架,真正的重点在于逻辑链条。家长可以帮孩子分析高分范文:用不同颜色标注 “首先”“此外”“相反” 等衔接词,让孩子观察段落如何从 “提出观点” 到 “举例论证” 再到 “总结”。每周让孩子写一篇短文,重点检查 “句与句之间是否有联系”,比如用 “this is because” 解释前句观点,逐步培养逻辑意识。​

  误区四:刷真题只对答案,不做错题复盘​

  孩子可能刷完了近 5 年真题,却没搞懂 “为什么错”。家长要引导孩子建立 “错题分类本”:把阅读错题按 “词汇障碍”“定位错误”“理解偏差” 分类,听力错题标注 “连读没听清”“同义替换没反应” 等原因。每周花 1 小时集中回看错题,让孩子用红笔写下 “下次如何避免”,比如定位错误的题,要总结 “题干关键词如何在原文找对应”。​

  家长能做的 3 件事​

  1.   帮孩子拆解目标:把 “过级” 拆解成 “听力提 30 分”“阅读正确率达 60%” 等小目标,每周检查进度,避免焦虑。​
  2.   创造语言环境:吃饭时播放四六级听力原文当背景音,或和孩子简单讨论真题里的话题(如 “你觉得大学生兼职好不好”),潜移默化提升语感。​
  3.   关注心态调整:告诉孩子 “错题为进步指明方向”,避免用 “别人一次就过” 施压,而是肯定 “这次阅读比上次多对了 2 题” 的小进步。​

  四六级考察的是英语应用能力,而非死记硬背的功夫。家长若能帮孩子跳出方法误区,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过级会水到渠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