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级翻译总丢分?汉译英常见错误(语法 / 搭配)避坑指南
2025-08-29 11:15
来源:
作者:
四六级翻译满分 106.5 分,不少考生却因频繁踩中 “语法”“搭配” 雷区,得分徘徊在 50 分以下。其实汉译英丢分多是可预判的 “高频错误”,只要避开这些陷阱,分数就能快速提升。以下拆解 6 类常见错误,附避坑技巧和真题案例,帮你精准避雷。
一、语法类 3 大高频错误:占丢分总量 60%,先避这 3 坑
1. 时态混淆:“过去 / 现在 / 将来” 乱用,译文逻辑混乱
常见错误:描述历史事件用现在时(如 “长城建于秦朝” 译为 “The Great Wall is built in the Qin Dynasty”),或描述当前现象用过去时(如 “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 译为 “China developed new energy vigorously”)。
避坑技巧:牢记 “3 类场景对应时态”—— 历史事件 / 过去动作(一般过去时)、客观事实 / 当前状态(一般现在时)、未来计划 / 趋势(一般将来时)。
真题示例:“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正确译法:The Tang Dynasty wa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dynasties in Chinese history.(用一般过去时,对应 “唐朝” 的历史属性)。
2. 主谓一致:主语和谓语单复数不匹配,基础错误拉低印象分
常见错误:集合名词作主语用单数(如 “这些措施有效” 译为 “This measures is effective”),或不可数名词用复数(如 “污染问题严重” 译为 “The pollutions are serious”)。
避坑技巧:考前牢记 “3 类特殊主语”—— 集合名词(people, measures 用复数)、不可数名词(pollution, water 用单数)、“分数 / 百分比 + 名词”(根据名词单复数定谓语,如 “70% 的学生” 用复数)。
真题示例:“政府采取了许多环保措施”,正确译法:The government has taken man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measures 是复数,谓语用 have taken)。
3. 句子结构混乱:“中式英语” 堆砌,无逻辑连接
常见错误:直接按中文语序逐字翻译(如 “他每天花 2 小时学英语” 译为 “He every day spends 2 hours learn English”),或多个分句无连接词(如 “北京是首都,有很多名胜古迹” 译为 “Beijing is the capital, it has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避坑技巧:用 “3 步拆分法”—— 先找主干(主谓宾),再补修饰(定语 / 状语),最后加连接词(and, because, which 等)。
真题示例:“杭州因西湖而闻名,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正确译法:Hangzhou is famous for West Lake, which attracts millions of tourists every year.(用 which 连接分句,避免两个独立句直接拼接)。
二、搭配类 3 大高频错误:40% 丢分源于此,记准固定组合
1. 动词 + 名词搭配错误:“中式搭配” 不符合英文习惯
常见错误:按中文意思硬凑(如 “提高生活水平” 译为 “raise living level”,正确应为 “improve living standards”;“保护环境” 译为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是对的,但 “减少污染” 错译为 “reduce pollution” 是对的?不,此处举例错误,正确反例:“解决问题” 译为 “solve the question”,正确应为 “solve the problem”)。
避坑技巧:熟记 “20 组翻译高频动宾搭配”(如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推动经济增长、preserve cultural heritage 保护文化遗产、adopt policies 采取政策、alleviate poverty 减轻贫困),考前每天花 10 分钟复习。
真题示例:“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减轻交通拥堵”,正确译法: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taking measures to alleviate traffic congestion.(alleviate 搭配 congestion,而非 reduce,reduce 更适用于 pollution, costs 等)。
2. 形容词 + 名词搭配错误:修饰词与名词不匹配
常见错误:随意搭配(如 “重要的机会” 译为 “important chance”,正确应为 “important opportunity”;“广泛的关注” 译为 “wide attention”,正确应为 “widespread attention”)。
避坑技巧:区分 “中文近义词的英文差异”—— 如 “重要的”:important(通用)、crucial(关键的)、vital(生命攸关的);“大的”:big(尺寸)、large(数量)、great(程度,如 great changes)。
真题示例:“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正确译法:The Internet has brought great changes to people's lives.(great 搭配 changes,体现 “程度深”,而非 big 或 large)。
3. 介词搭配错误:小介词成 “丢分重灾区”
常见错误:混淆介词用法(如 “在过去十年里” 译为 “in the past ten years” 是对的,但 “从 2010 年到 2020 年” 错译为 “from 2010 to 2020” 是对的?反例:“对…… 感兴趣” 译为 “interested in” 是对的,“擅长……” 错译为 “good in”,正确应为 “good at”;“关于这个问题” 译为 “about this problem” 是对的,“在…… 方面” 错译为 “in the aspect of”,日常更常用 “in terms of”)。
避坑技巧:聚焦 “翻译常考介词场景”—— 时间(in + 年份 / 月份,on + 日期)、地点(in + 大地点,at + 小地点)、方面(in terms of, in the field of)、原因(because of, due to)。
真题示例:“在教育方面,中国投入了大量资金”,正确译法:In terms of education, China has invested a lot of funds.(in terms of 搭配 “方面”,而非 in the aspect of,后者更书面且少用)。
三、2 个实战避坑技巧:考场上快速纠错
遇到复杂句 “拆简单”:若一句话包含多个动作,不要硬译长句,拆成 2-3 个简单句,用 and, which 连接(如 “故宫位于北京中心,建于明朝,是世界文化遗产”,拆译为 “The Forbidden City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Beijing. Built in the Ming Dynasty, it is a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不会的词 “换说法”:遇到不会的名词(如 “饺子”),用 “解释法” 译为 “dumplings filled with meat or vegetables”;遇到不会的动词(如 “传承”),用近义词替换(如 inherit 不会,用 pass on),避免因单个词卡壳导致整句失分。
四六级翻译丢分不可怕,关键是精准避开 “语法 + 搭配” 的高频陷阱。建议考前用近 5 年真题翻译题练习,每做完 1 篇就对照答案找错误类型,针对性修正,坚持 10 篇就能明显看到进步,轻松摆脱 “翻译低分魔咒”!
【南京新东方四六级】适配各个基础段的线下课程来了 ! 「个性化方案」+「分层教学」+「多班型任选」
?四六级无忧大班:适合有一定基础人群,能够比较好的跟上班级学习节奏
?四六级无忧小班:适合基础薄弱人群,需要着重夯实巩固
?一对一定制辅导:适合各种需求的考生,定制方案,灵活排课,除四六级外还有更多定制服务如成人英语、商务口语等
课程面向:南京地区备考四六级考试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