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级听力需要逐句精听吗?正确做法在这
2025-11-03 11:10
来源:江苏四六级
作者:huangxiaoheng
六级听力不是 “必须” 逐句精听,核心看你的基础和备考阶段—— 基础弱、备考初期需要逐句精听打基础,基础好、冲刺阶段更适合 “抓关键” 的精听,盲目逐句抠反而浪费时间。
一、这 2 种情况,必须练逐句精听
如果符合以下任一情况,逐句精听是提升听力的核心方法,能帮你解决 “听不懂、听不清” 的根本问题。
基础薄弱:单句听 3 遍还抓不全主干(比如 “the research team conducted a study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只听到 “research”“study”),或分不清连读、弱读(比如把 “not at all” 听成 “no tall”)。
目的:磨耳朵、积累 “可理解输入”,避免听的时候 “单词都认识,连起来像天书”。
备考初期(考前 1-2 个月):还没形成听力节奏,听长对话 / 讲座时容易走神,不知道哪里是重点。
目的:熟悉六级听力的 “语音规律”(如连读、重读)和 “场景词”(如校园的 “seminar”、新闻的 “policy”),为后续抓关键信息打基础。
逐句精听的正确步骤(每天 1 篇,20 分钟足够)
盲听 1-2 遍:不看原文,只记能听懂的词(哪怕只有 “student”“time”),别纠结没听清的部分,先感受句子节奏。
看原文补漏:对照真题原文,划 2 类内容:
语音盲区:标注连读(“next year”→“nex year”)、弱读(“for you”→“fer ya”),跟着音频读 2 遍,模仿发音。
词汇盲区:圈出 “常考场景词”(如 “reservation”“deadline”),记中文意思,不用背超纲词(如 “meteorology” 气象学)。
脱稿跟读:不看原文,跟着音频逐句读,语速尽量跟上,重点读刚才划的 “语音盲区”,直到能流畅跟读,这一步能帮你 “肌肉记忆” 听力节奏。
二、这 2 种情况,别再逐句精听
如果你的听力已经能 “听懂大部分内容,只错细节题”,再逐句精听就是 “低效重复”,不如把时间花在 “抓答案” 上。
基础较好:能听懂长对话 / 讲座的逻辑(比如 “提出问题→分析原因→给建议”),错题多是 “漏听信号词”(如 but 后的内容)或 “记混数字”。
痛点:逐句精听会让你陷入 “抠小词”,忽略 “抓关键信息” 的能力,考试时还是会漏答案。
备考后期(考前 2 周内):需要练 “考试节奏”,比如在 25 分钟内完成整套听力,逐句精听耗时太长,会挤占其他题型的复习时间。
替代方案:“段落精听” 抓关键(更适配考试场景)
听段落抓逻辑:每听 1 段(如 1 个长对话、1 篇讲座),暂停后用 3 句话总结:
这段讲了什么主题?(如 “讨论在线学习的利弊”)
关键信息有哪些?(如 “优点:节省时间;缺点:缺乏互动”)
答案可能在哪?(如 “but 后说‘但容易分心’,可能是考点”)
针对性记笔记:听的时候只记 “答案信号词 + 核心信息”,比如:
信号词:but/however/so(转折 / 因果后常是答案);
核心信息:数字(3 pm)、地点(library)、态度(useful/difficult),用缩写(“3p”“lib”)快速记,别写完整单词。

三、避坑提醒:别把逐句精听用错了
别纠结 “超纲词”:比如听新闻时遇到 “aquaculture”(水产养殖),只要不影响理解 “渔业政策” 的主题,就不用查,考试不会考超纲词的细节。
别 “只听不跟读”:逐句精听的核心是 “输入 + 输出”,光听不读,还是练不会语音规律,下次遇到连读还是会漏听。
别 “全程逐句精听”:哪怕基础差,到了备考中期(考前 1 个月),也要慢慢从 “逐句” 过渡到 “段落”,避免依赖逐句听,考试时跟不上语速。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