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绍兴大学考试>正文

2026考研数学全年复习规划与策略

2025-07-08 10:45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新东方考研

“得数学者得考研天下”,这句在考研圈流传已久的话,精准地道出了数学在整个考试中的决定性地位。对于志在2026年成功“上岸”的你而言,现在正是启动数学复习的黄金时期。一份科学、系统、贯穿全年的复习规划,将是你在这场马拉松式备考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为此,新东方考研网特别为你量身打造了这份26考研数学全年备考攻略,助你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一、知己知彼,明确你的数学“战场

在投入复习之前,你必须首先明确自己需要应对的是哪一张数学试卷。考研数学根据招生专业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

数学(一):难度最高,考察范围最广。包含高等数学、线性代excellence、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主要适用于工学门类(如力学、机械、计算机、土木、自动化等)的考生。

数学(二):不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数学部分删减了部分内容(如空间解析几何),但对高等数学的考察深度要求较高。主要适用于工学门类中的部分专业(如纺织、轻工、地质、林业工程等)。

数学(三):考察范围与$数学(一)$相似,但高等数学中删减了部分工科应用内容,增加了经济类应用,整体难度相对较低。主要适用于经济学和管理学门类的考生。

管理类/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对于报考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等七个专业硕士的考生,考察的是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中的数学,内容为初等数学和应用题,难度相对最低。

立即查询你的意向院校及专业的招生简章,确定所考的数学试卷类型。这是你所有复习计划的基石,方向错了,努力白费!

 

二、全年复习黄金时间轴(2025年7月 - 2025年12月)
 

考研数学复习环环相扣,我们将全年备考划分为四个关键阶段:

阶段一:基础夯实阶段 (2025年7月 – 8月)

这个阶段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核心任务是“地毯式”学习,扫清所有知识盲点。

目标:吃透教材。熟悉每一个定义、定理、公式,理解其推导过程和应用条件。
材料:同济版《高等数学》、清华版《线性代数》、浙大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本科教材。
方法:

精读教材:不要跳过任何细节,配合视频课程(如新东方在线的考研数学基础班)进行学习,效率更高。
勤于动手:认真完成教材上的每一道例题和课后习题,切忌只看不算。
构建框架:每学完一章,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本章的知识点结构,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
 

阶段二:强化提高阶段 (2025年9月 – 10月)

基础打牢后,本阶段的目标是拔高和深化,将知识点转化为解题能力。

目标: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形成系统化的解题思维。
材料:主流考研数学辅导全书(如张宇、李永乐、汤家凤等老师的系列辅导书)、习题集。
方法:

系统刷题:按照章节和题型,系统性地练习辅导书上的例题和习题。
归纳总结:重点归纳常见题型的解题套路、核心思想(如换元、数形结合、构造函数等)以及易错点。
建立错题本:将做错的题目、思路不清晰的题目整理到错题本上,并注明错误原因和正确解法,定期复盘。
 

阶段三:真题演练与总结阶段 (2025年11月 – 12月初)

历年真题是考研数学最宝贵的复习资料,它能最真实地反映命题规律和考查重点。

目标:熟悉真题难度和风格,检验复习效果,查漏补缺。
材料:近15-20年的考研数学真题试卷。
方法:

套卷训练:严格按照3小时考试时间,完整地进行套卷模拟,培养时间分配能力和临场感。
深度分析:做完后不仅要对答案,更要逐题分析,研究其考察的知识点、解题的切入点以及多种解法。
反复“二刷”:第一遍做完后,隔段时间再做第二遍,重点关注曾经的错题和难题,确保彻底掌握。
 

阶段四:模拟冲刺阶段 (2025年12月中下旬)

考前半个月是最后的冲刺阶段,目标是调整状态,保持手感,自信应考。

目标:保持最佳竞技状态,进行最后的知识巩固和心态调整。
材料:高质量的模拟题、错题本、知识点笔记。
方法:

模拟保温:每周进行2-3次的全真模拟,保持做题的感觉,同时可以穿插练习高质量的模拟题。
回归基础:再次回归教材和笔记,快速浏览基本公式、定理和解题结论,防止“手生”。
调整心态:调整作息,放松心情,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考试。
 

三、结语:始于规划,成于坚持

26考研的战鼓已经擂响,数学这座高地,唯有早规划、肯坚持、讲方法者方能占领。请记住,你现在付出的每一滴汗水,都是为了在2026年12月的考场上从容不迫,最终在查分时看到那个令你满意的数字。

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新东方考研网我们将一路与你同行,提供最专业的课程、最及时的信息和最贴心的服务,助力你的考研梦想!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