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福州大学考试>正文

五院四系 vs 985大学:法学考研择校指南,哪个更适合你?

2025-09-07 15:33

来源:

作者:

“五院四系”是否比985大学更好?这是无数法学考研学子纠结的核心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并没有绝对的答案,关键在于厘清两者的差异,并结合个人职业规划做出选择

01 五院四系与985高校,定义法学顶尖教育

“五院四系”是中国法学教育领域内极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9所高等院校的统称,包括五所政法类大学(五院)和四所综合性大学的法律系(四系)

✔ 五院​​指: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西北政法大学(西安)

✔ 四系​​(现均已发展为法学院)指: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

传统的“五院四系”中,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本身就是实力强劲的985高校,而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也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因此,真正的比较在于传统的政法类专门院校(如西南政法、西北政法)与综合类985大学的法学院之间

02 专业深度vs综合 平台,权衡各自优势

​五院四系作为中国法学的“摇篮”​​,在法学领域的积淀无与伦比。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学术资源、校友人脉几乎全部集中在法学领域,对中国法治发展与建设具有重大影响。例如,中国政法大学被誉为“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其法学学科连续多年蝉联全国第一;西南政法大学被誉为“西南法律界的黄埔军校”,其在法学界的口碑和认可度很高

985大学法学院得益于强大的综合实力和资金支持​​,发展迅速。例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顶尖985的法学院,凭借高投入吸引了大量海内外知名学者,学科排名突飞猛进。清华大学法学院在202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全球第22位,依托理工科优势形成了“科技法”特色

03 就业认可度,行业与 地域差异明显

​政法系统(公检法司、律师)中​​,“五院四系”的校友网络堪称强大。尤其在特定区域,毕业生遍布司法系统,形成了强大的“校友圈”,对就业和实习是极大的助力。

最高法院法官中超过30%毕业于五院四系,省级检察长占比超40%。

​泛法律领域(企业法务、金融、投行)中​​,985大学的综合品牌优势开始显现。特别是在招聘非专门法律岗位时,大企业的HR可能更看重学校的综合排名和知名度。

985大学能提供更跨学科的视野和资源,方便辅修经济、金融等热门专业,这对于未来希望进入企业法务或金融行业的学生特别有利。

04 校园氛围,塑造不同学习 体验

​五院四系院校的学术氛围专一​​,同学几乎都是未来法律同行,人脉圈子垂直且精准。但学科相对单一,跨学科交流机会较少。

​985大学提供综合性大学的多元氛围​​,可以接触到不同领域的同学和知识,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转专业、辅修第二学位的选择也更灵活。

05 如何选择?关键看个 人规划

与其问“谁更好”,不如问“哪个更适合我”?​​以下情况可能更适合选择“五院四系”​​:

✔ 你对法学有极致热爱,立志成为法律专才;

✔ 职业目标明确,希望进入公检法系统或顶尖律所;

✔ 看重在特定法律领域内深厚的校友资源和行业声望。

​以下情况可能更适合选择985大学法学院​​:

✔ 希望保有更多可能性,未来可能向金融、管理、创业等方向发展;

✔ 看重学校的综合排名、品牌效应和国际影响力;

✔ 享受多元的校园文化,希望成为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选择五院四系还是985高校​​,需综合考虑你的职业目标、兴趣倾向甚至性格特点。​​五院四系在法学领域的专业深度、校友资源和行业认可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尤其在特定地域和司法系统内。

​985高校则提供更宽广的平台、更多的跨学科资源和更广泛的职业选择​​。无论选择哪条路,个人的努力永远是成功的基石。通过法考(通过率约20%)和积累实习经验至关重要。

如果你对法学考研有更多疑问,或者想了解如何备考,欢迎咨询​​福州新东方考研​​。我们提供专业的法学考研课程,针对五院四系和985高校的备考策略,帮助你制定最合适的考研规划。

​现在拨打门店电话:18558891180。了解最新课程优惠!​​ 更多考研资讯,点击进入新东方考研官网查看。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