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厦门大学考试>正文

开学了,准备考研的你知不知道这个黄金备考期!

2024-08-30 17:48

来源:

作者:厦门考研

各位大学生们,我是你们的小新~

 

最近很多考研小伙伴们都开始准备要返校啦~你们都是什么时候开学呀?

 

在过去的暑期备考的两个月中,有的同学收货颇丰,有的同学在家备考总是难以避免几个干扰性的因素。

 

 

对于参加今年的25考研的同学来说,今年的下半年尤为重要,所以同学们要利用好接下来的在校时间,强化复习!

那我们该如何把握住返校考研备考的黄金期呢?

 

返校后的注意事项

 

复习状态难以调整
25KAOYAN
两个月的暑期生活很有可能改变了很多同学的复习计划,而开学又意味着我们要抓紧调整状态,让自己回归紧凑的学习进度中去.

 


所以这就要求同学们要让自己从家的环境里抽离出来,重新规划路线,排除万难。


发现自己进度比别人慢
25KAOYAN
在考研过程中,部分同学总是无法控制住自己去跟别人比进度,尤其暑假开学后,回到学校发现自己的研友或者其他同学的进度比自己快时,就会产生无尽的焦虑,自乱了阵脚。

 


但只要我们定好自己的考研计划,在保证目标合理的情况下,按部就班复习,保持自己的节奏就好。

 


不要盲目和他人比进度,每个人的目标院校难度不一样,复习质量也不一样。。稳扎稳打,确保掌握好的知识点,才最重要。


专业课变换,迷茫无措
25KAOYAN
9月份考试大纲以及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都会逐一公布,但每年都会有同学遇到报考院校专业课发生变动甚至大换血的情况,这无疑是对我们心态的一种考验。

 


所以请同学们务必随时关注报考院校研究生招生官网/研究生院官网/学院官网发布的最新动态,捕获新消息,在信息获取上占领先机,切不可因为忽略信息而影响备考。

 


万一所报院校相关考试科目有所变更,则需要在复习战略上尽早调整,针对出现的变化在复习课本、复习时间以及复习节奏上做出合理全新的调节。

 


如果有同学碰到上述情况,一定要做好以下工作:

 


 1、及时调整心态 

你的绝大多数竞争对手也是差不多的状况,都面临着前期专业课备考工作付诸东流的情况,甚至有一些人在得知此消息时会直接放弃,如果选择了坚持就一定要稳住心态,挺到最后。

 


 2、重新规划学习 

坚持原目标院校意味着要开始学习一门全新的专业课,在有限的时间内,你需要完成原本暑假就开始的专业课学习,意味着你需要制定一个新的复习规划,提高效率。

 


如果你决定更换目标学校(不同学校同一门专业课考纲也会有所差异),你也需要根据目标学校的专业课考纲调整自己的复习规划。

 

其实临近开学和考研冲刺阶段,想要临时更换目标院校的同学不在少数

 


理论上来讲,考研报名之前都可以更换目标院校,但是真的要换吗?

 


换目标院校的原因

进入8月下旬,小新发现很多同学们都在纠结要不要换目标院校。

 

 

有的同学是因为目标院校数学一改为了数学二,且专业课有变化,想要换学校。

 

 

有的同学是因为学校地理位置、学费、研究方向综合考量,发现原定的目标院校都有“瑕疵”,即便专业课不同,还是想要换学校。

 

 

有的同学是因为之前定了一个较高的目标院校,但一直没进入备考状态,而当进入备考状态后,想要换学校。

 

 

还有的同学是因为数学学习效果不好,加上专业课一般,甚至想直接换专业。

 

 

总体而言,大部分同学都是碰到了学习的瓶颈期:

 


进度赶不上,学的也一头雾水,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高攀得起这个学校,即便过线进入复试也是陪跑,因此产生了更换目标院校的想法。


理论上来讲,考研报名之前都可以更换目标院校,但是真的要换吗?

 


要不要换目标院校

 


对于“要不要换目标院校”这样的焦虑感,存在于很多同学身上。那么究竟要不要换目标院校?

 


除了目标院校停招、专业课大改等客观因素需要必须换目标院校之外,也有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


01 复习进度
25KAOYAN
困扰大家最多的应该就是进度的问题,可能大家会焦虑的问题有“往年录取线这么高,可是专业课才看了一点”、“数学现在基础还差好多,开强化遥遥无期”、“明明每天都在学习,但是总是学不完”等等许多问题。

 


但小新想说,进度的问题太正常了,每一个考研人都无法保证自己的进度能够达到稳稳考上的水平。

 


因此,如果仅是复习进度问题,小新并不建议换目标院校,别焦虑进度,抓紧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复习上


02 心态因素
25KAOYAN
在备考途中,大家可能会产生很多次情绪崩溃,每天都会陷入目标院校竞争激烈、自己可能是炮灰的焦虑情绪中,甚至还会因为焦虑进入到恶性循环伤害到身心,这种情况是非常不建议再继续的。

 


考研只是一场考试,并不能决定我们以后的人生,如果大家很焦虑自己进度,且抗压能力很差,难以调节自己的心态,建议换一个相对容易一点的院校。

 


备考的过程肯定不是轻松快乐的,但也绝对不可以对大家的身心造成伤害。


03 题目难度
25KAOYAN
有些专业不仅考数学,而且专业课也难,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也可能收效甚微。

 


估计考计算机类专业的同学深有体会,无论是数一、英一还是专业课,甚至于政治,每一门都是压在考研人身上的大山,每天面对做不对的数学题,看不懂的专业课的时候,愈发开始怀疑人生...

 


这种情况,小新还是不建议换目标院校的。

 

其实换个思路,你有这种情况,别人也会有。而且在这个阶段,大家基本都具备一定的基础了,就算基础薄弱也基本明确了努力的目标了,其实掉头重新开始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但有时候想换目标院校的,并不是考研人不努力,而是方向的确没选对,导致努力事倍功半。

 


如果真的有更换院校的困扰的话,建议拿一套近年的真题看一看,出题风格是否适合自己,题目难度如何。

 


大家注意!不是说题目稍微有点难度,稍微碰到一点挫折就放弃,而是一定要好好评估自己的个人实力。

 


如果目标院校的真题压根看不懂,且题目灵活度过大,就别犹豫,换!

 


并且考研是一个选择>努力的事情,因此小新建议大家再好好想想,自己想要去的学校和适合的考研方向。

 


复习最忌讳闷头向前冲,而检验成果的最好方式就是摸底测试。

 

 

专业课、英语、政治等科目可以卡时间各做一套完整的真题,然后评估自己当前的水平和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及总分距离目标还有多大差距。

 


同时还能找到自己目前备考的弱势。


最重要的是根据之前的学习测试,应该更了解自己适合哪些方面的学习,擅长理论理解还是记忆背诵,这些都要综合考虑与衡量,再做定夺。


许多想要换目标的考生会在心态上崩掉,对于这一选择将面临的问题变得迟疑或想要退缩。要知道,心态崩掉意味着没迈出这一步前就被自己打败了。


其实,换专业或者换院校是常有的事,大家大可不必吓唬自己,现在发现问题换目标,也是来得及的。


换一个角度想,如果硬着头皮继续备考不适合自己的目标,最终没有结果,还不如及时换目标去拼博一番。

 

如何把握备考黄金期?

 

01 分清主次之分
25KAOYAN
要分清专业课和公共课复习主次。

 


越到考研的关键时期越要分清复习时专业课与公共课的主次地位,要知道这样一句话:单科过线,总分拔高。

 


决定最后成绩的是专业课,单靠政治英语,很难拉开差距。

 


对于复试来说,刷掉的更多是专业课和总分不过关的同学,一定要分清楚复习主次。


02 优化自己的复习计划
25KAOYAN
重新优化或制定复习规划。

 


大家要有侧重点的针对每科,每科的复习内容也要有重点的合理的分配时间,每科每天时间都要给,不够的只有挤,不然就改变自己的安排。

 


一个好的、能发挥出作用的计划一定是不断修改的。

 


根据自己目前的复习进度以及复习状态,来制定月计划、周计划以及日计划。将每天要完成的任务量化,做完一个就划掉一个,还是相当有成就感的。


03 多练习
25KAOYAN
光说不练假把式,手上多练习。

 


英语如果想要高分的话,真的是要每天拿出固定的时候来做题的,词汇量也是需要日积月累的。

 


当然,如果英语基础好的话可以少练一点,政治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多复习知识点。考研是需要做题的,光看书是远远不够的。


04 理解所学内容
25KAOYAN
专业课真的不能为了赶进度机械背书。

 


理解着背,首先是不容易遗忘,其次在考场上你不可能记得书上的每一句原话,再次批改试卷的老师不希望看到一个只会死背书、没有丝毫理解力的考生,导师也不会愿意招到没有个人理解和见解的学生。

 


不断重复可以帮助你不断深刻化自己的记忆,这个工作是必须做的,总而言之,不断重复加理解记忆真的很重要!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刚开学后大家肯定都会很多本科的学习任务要兼顾,考研备考期间产生很多畏难情绪是非常正常的,毕竟考研是一个未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最后会是什么结果

 


但是请相信,我们做的都不是无用功,努力是一定会有回报的!

 

如果有任何考研相关的问题,都可以咨询在线客服老师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