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厦门大学考试>正文

厦门理工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中外设计史

2025-08-05 11:29

来源:

作者:厦门考研

咨询考研相关问题,请拨打厦门新东方机构官方电话:18950146493(微信电话同号)

 

厦门新东方长期深耕考研辅导领域,致力于为考生提供专业、全面且精准的备考指导。近期,厦门理工学院发布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课《中外设计史》考试大纲,这一文件为报考相关专业的考生明确了备考方向与重点,对科学制定复习计划意义重大。以下将对大纲进行详细解读,助力考生高效备考。

 

一、考试内容:覆盖核心知识板块

(一)中国设计史:纵贯古今的设计脉络

  1. 古代设计:从原始社会陶器(如人面鱼纹彩陶盆的造型、纹饰含义),到商周青铜器(以“礼器”为核心的造型、纹饰功能),再到秦汉建筑、漆器(大一统背景下的设计规模与风格)、明清家具(明式家具的造型、结构、文化审美)等,梳理中国古代设计“因时、因地、因文化”演变的主线,理解传统设计如何承载社会功能与文化符号。
  2. 近现代设计:近代受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平面设计(如月份牌广告)、工业设计萌芽;现代设计在本土文化与国际潮流碰撞中探索,涵盖设计教育、实践的创新尝试,需把握中国设计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张力中的发展逻辑。

 

(二)外国设计史:多元风格的碰撞融合

  1. 西方设计史:从古希腊古罗马“和谐比例”美学(如帕特农神庙的建筑设计),经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宗教神秘主义”表达,到文艺复兴“人性复苏”、现代主义“功能至上”(如包豪斯的设计实践)、后现代主义“多元解构”(如孟菲斯集团的反常规设计),清晰呈现西方设计风格“否定 - 肯定 - 再否定”的演进轨迹,理解设计与社会思潮、技术革命的互动关系。
  2. 非西方设计史:涵盖日本(如和风设计的自然美学、匠人精神)、印度(宗教符号与手工设计融合)、非洲(原始部落木雕的文化功能)、美洲原住民(图腾设计的生存智慧)等地区设计,挖掘不同文化语境下设计的独特性,理解“设计是文化的外在显影”。

 

(三)设计思潮与运动:理解设计演变动力

大纲涵盖设计思潮、运动(如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需掌握每个运动的兴起背景(社会问题、技术变革)、核心主张(反对什么、倡导什么)、代表作品/设计师(如工艺美术运动中威廉·莫里斯的墙纸设计)、历史影响(如何改变设计走向),理解设计运动如何推动行业变革,是串联设计史知识的“关键线索”。

 

二、题型设置:对应知识考查维度

结合设计类考试常见题型与大纲隐含要求,通常包含: 

- 名词解释(如“明式家具”“包豪斯”):考查基础知识点精准度,需简洁清晰阐释设计术语、流派、作品的核心信息; 

- 简答题(如“简述新艺术运动的设计特点”):考查知识梳理与逻辑表达,需提炼设计现象的发展脉络、核心特征; 

- 论述题(如“分析现代主义设计对当代中国设计的启示”):考查知识综合与深度思考,需结合时代背景,关联中外设计案例,论证设计逻辑与发展规律。

 

预约老师进行一对一考研择校择专业指导

请直接拨打福建厦门新东方考研官方电话:18950146493

 

三、备考建议:紧扣大纲高效学习

(一)搭建知识框架:用“时间轴 + 逻辑链”串联

以时间为横轴,文化、社会、技术为纵轴,为每个设计史阶段绘制“知识地图” 。例如,分析“包豪斯”时,标注时间(1919 - 1933)、背景(工业革命后设计与技术分离问题)、主张(艺术与技术统一)、实践(课程体系、代表作品)、影响(现代设计教育奠基),将孤立知识点嵌入“时代 - 设计 - 影响”逻辑链,强化知识关联。

 

(二)深挖“设计逻辑”:多问“为什么”

学习每个设计现象时,追问“为什么这个时期会出现这种设计?” 。比如,思考“明式家具为何在明代兴盛?”,可关联“商品经济发展”“文人审美影响”“木工技术成熟”等因素,理解设计是“文化、经济、技术协同作用”的结果,培养分析设计本质的思维习惯。

 

(三)结合案例学习:让知识“落地”

用具体设计案例“激活”知识点。学习“新艺术运动”,分析代表作品(如赫克托·吉马德的地铁入口设计)的曲线造型、自然元素运用,理解运动“崇尚自然、反对工业化刻板”的主张;研究“明式圈椅”,从榫卯结构看技术智慧,从造型比例看文化审美,让抽象知识变得可感、可分析。

 

掌握大纲内容是备考第一步,后续需围绕这些知识板块,深入学习、反复打磨,将“设计史知识”转化为“设计思维能力”,才能从容应对考试,真正理解设计学科的价值与魅力。

 

具体官网链接:https://zsb.xmut.edu.cn/info/1057/2594.htm。大家可自行查看哦~

 

即日报名还可以免费参加线下试听课

如需咨询更多考研问题,可沟通右下角客服老师

或拨打厦门新东方机构官方电话:18950146493(微信电话同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