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26全日制硕士招生专业目录
2025-08-06 11:18
来源:
作者:厦门考研
咨询考研相关问题,请拨打厦门新东方机构官方电话:18950146493(微信电话同号)
厦门新东方长期深耕考研辅导,紧盯院校招生动态,为外语类考生精准捕捉备考关键信息。近期,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发布2026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覆盖学科教学、外国语言文学、翻译专业学位等多元领域,精准对接外语教育、语言研究、翻译实践人才需求,为考生勾勒清晰报考路径,以下展开深度解析。
一、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位,045108):聚焦英语教育实践
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位以“不区分研究方向”统筹培养,初试科目涵盖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15写作与翻译(教硕) ,侧重英语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融合。旨在培养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适配英语教学、教育研究岗位,助力考生掌握英语教学设计、课堂管理、语言测评等核心技能,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
二、外国语言文学:深化语言文化研究
(一)英语语言文学(050201)
设置 理论语言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跨文化交际学、英语教育学 5大方向,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3日语或243法语(自) 、620英语写作与翻译 、816英语综合 ,深度融合语言理论、文学研究与教育应用。致力于培养英语语言学者、高校教师,适配学术研究、英语教育教研岗位,考生需构建“语言理论—文学分析—跨文化实践”知识体系,探索英语语言文化的多元价值。
(二)日语语言文学(050205)
下设 日本语研究、对比语言学、翻译学、日本文学研究 方向,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43法语(自) 、621日语写作与翻译 、817日语综合 ,聚焦日语语言本体、文学文化及翻译实践。旨在培养日语语言研究者、翻译人才,适配日语教研、日企翻译岗位,助力考生掌握日语语法、文学文本解读、日汉互译技巧,挖掘日本语言文化精髓。
(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211)
设置 跨文化语篇分析、语言认知、翻译理论与实践、修辞学、课程与教学论 方向,初试科目同英语语言文学(可选择203日语或243法语),侧重语言应用研究与教育实践。致力于培养语言应用学者、外语教师,适配语言研究机构、高校外语教研岗位,考生需结合语料库、认知科学等工具,探索语言使用规律,提升外语教学与翻译实践能力。
预约老师进行一对一考研择校择专业指导
请直接拨打福建厦门新东方考研官方电话:18950146493
三、翻译专业学位:强化翻译实践能力
(一)英语笔译(055101)、英语口译(055102)
均“不区分研究方向”,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11翻译硕士(英语) 、357翻译基础(英语) 、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聚焦翻译实践与跨文化沟通。旨在培养专业翻译人才,适配翻译公司、国际组织、企业翻译岗位,助力考生提升笔译精准度、口译临场应变能力,掌握多领域翻译技巧(如商务翻译、文学翻译),成为语言服务领域的专业力量。
(二)日语笔译(055105)
“不区分研究方向”,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13翻译硕士(日语) 、359翻译基础(日语) 、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强化日汉翻译实践与文化适配。致力于培养日语笔译人才,适配日企、翻译机构,考生需深耕日语语言文化,提升日汉互译质量,满足中日经贸、文化交流的翻译需求。
四、报考策略与备考建议
(一)方向选择:匹配学科背景与职业规划
- 教育实践型:学科教学(英语)适合教育从业者、跨专业考生(如教育学背景),聚焦英语教学技能提升;
- 学术研究型: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等学术学位,适配热爱语言研究、计划读博的考生,强化理论深度;
- 实践应用型:翻译专业学位适合翻译从业者、语言服务需求者,侧重翻译技能与跨文化沟通培养。
(二)备考路径:理论与实践双轨并行
- 语言基础攻坚:梳理语言学理论、文学文本分析、翻译技巧等核心知识,构建系统知识框架;
- 实践技能强化:针对写作与翻译科目,通过“真题训练 + 批改反馈”提升;参与模拟翻译项目、教学试讲,积累实践经验;
(三)信息追踪:紧盯官方动态
考生需持续关注学校官网信息,确认最终考试大纲、参考书目调整;厦门新东方同步更新相关资讯,助力考生精准把握考试方向。
具体官网链接:https://yjsy.fjnu.edu.cn/6e/59/c17839a421465/page.htm。大家可自行查看哦~
即日报名还可以免费参加线下试听课
如需咨询更多考研问题,可沟通右下角客服老师
或拨打厦门新东方机构官方电话:18950146493(微信电话同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