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纲
2025-08-18 15:39
来源:
作者:厦门考研
请联系厦门新东方考研官方客服,获得福建理工大学考研一对一免费规划预约
官方客服电话:18950146493(微信同号)
厦门新东方考研一直致力于为考研学子提供全面、准确的考试信息。对于有志报考福建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的同学而言,相关专业课的考试大纲是备考的关键指引。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读2026年厦门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城乡规划原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和《风景园林基础》四门专业课的考试大纲内容。
一、考试形式与科目设置
四门考试均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时长为18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考试题型丰富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以及图文表达题。这些题型不仅考查考生对基础理论和概念的掌握情况,还强调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展示。具体大纲内容如下
(一)城乡规划原理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的考试重点在于考查考生对城乡规划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应用的理解能力。主要考查内容包括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历程、城乡用地布局、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试卷结构主要由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重点考查考生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及应用能力。考试要求考生展示出在设计中的独立构思和创新能力,考察内容包括景观功能解析、空间布局设计、道路交通系统和绿化景观配置等。考生需根据给定的场地条件,提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并能通过图形化手段准确表达设计理念。
(三)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课程考查考生对城市规划的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能力。试题要求考生结合场地条件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考试内容涵盖功能布局、空间秩序建构、道路交通与绿化配置等。题目形式为图纸作图,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城市规划设计方案的初步成果,展示设计构思和空间表达能力。
(四)风景园林基础
《风景园林基础》课程考查考生对风景园林学科基本概念、原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考试内容涉及园林设计原理、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生态学基础以及风景园林学科的前沿技术等。重点考查考生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基础理论的理解,尤其是生态学与植物配置的相关内容,并评估其解决实际风景园林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分析
1. 城乡规划原理:
主要考察内容:城市发展、规划编制体系、城乡用地布局、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更新等。
考试要求:考生需具备对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能够分析解决实际规划问题。
2.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主要考察内容:景观功能分析、空间布局、绿化景观配置、设计创新能力等。
考试要求:考生需提出创新性的设计方案,并用图形化手段进行清晰表达。
3. 城市规划设计:
主要考察内容:城市规划方案设计、功能布局、交通与绿化配置、技术经济分析等。
考试要求:考生需能够综合运用城市规划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城市设计方案。
4. 风景园林基础:
主要考察内容:园林设计原理、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生态学基础、风景园林学科前沿热点等。
考试要求:考生需掌握风景园林的基本理论,能够进行园林设计和生态景观的分析与规划。
三、参考书目与备考建议
1. 城乡规划原理:参考书目包括《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城市建设史》《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等。考生应注重掌握基础理论,并关注实际应用案例。
2.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推荐《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中国古典园林史》等书籍,重点理解设计原理、规划方法和植物景观配置技巧。
3. 城市规划设计:参考书目有《城市规划快题设计深化与提高》《城市规划快速设计:空间形态的表达》等。考生需掌握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技能,并提高图形化表达能力。
4. 风景园林基础:建议参考《风景园林设计原理》《园林种植设计(第2版)》《生态学基础》等书籍。加强基础概念的理解,关注生态学与景观设计的结合。
四、备考策略与学习方法
为了更好地备考这四门课程,考生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1. 加强理论基础: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特别是风景园林、城市规划相关的原理和方法。
2. 注重图形表达:尤其是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方面,考生需要通过大量作图训练,提高图形化表达和设计思维。
3. 关注学科前沿:结合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了解风景园林、城市规划领域的热点问题,提升自身的综合分析能力。
厦门新东方考研将持续关注考试动态变化,帮助考生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我们建议考生尽早开始准备,确保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为未来的学术与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厦门新东方考研,助你逆袭上岸!
更多考研资讯请联系厦门新东方考研官方客服
福建理工大学考研一对一免费规划预约
官方客服电话:18950146493(微信同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