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理工大学城环学院 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纲
2025-08-18 15:56
来源:
作者:厦门考研
厦门新东方考研福建理工大学考研一对一免费规划预约
官方客服电话:18950146493(微信同号)
厦门新东方考研致力于为考研学子提供详细、权威的考试信息。对于有志报考福建理工大学城环学院硕士研究生的同学而言,2026年考试大纲中《环境材料学》《热工基础》《水质工程学》和《资源与环境基础》四门专业课的考试内容将是备考的关键。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读这些课程的考试大纲,帮助考生准确把握考试要点。
一、考试形式与科目设置
这四门考试均为闭卷笔试,时长为18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题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全面考查考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考试内容如下:
(一)《环境材料学》
本课程重点考查环境材料的理论与原理,以及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考试将涉及材料的环境指数、生态循环评估方法、绿色包装材料的评价与应用等内容。考生需具备材料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设计及清洁生产工艺的基础知识,并能理解环境材料的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二)《热工基础》
《热工基础》主要考查热力学与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湿空气热力学性质、热传导与对流换热的基本规律等。考试要求考生理解热量传递过程中的相关概念,并能应用基本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能源和建筑环境等领域的应用。
(三)《水质工程学》
《水质工程学》考试涵盖给水与排水工程中的水质指标、污水处理方法、膜技术应用等内容。考生需掌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混凝、沉淀、过滤、氧化还原与消毒等过程,同时需要了解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和污泥处置技术。
(四)《资源与环境基础》
本课程包括《环境工程概论》、《水力学》和《传热学》三个模块,考生可选择其中一个模块进行答题。考试内容涵盖环境保护、污染控制、水力学基本原理和传热学基础。考生需理解资源与环境管理、污染防治和水力学分析等理论,并能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
二、考试内容分析
《环境材料学》:考查环境材料的基础理论、可持续发展、绿色包装材料等应用。考生需能够分析环境材料的性能及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热工基础》:涉及热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原理,要求考生理解热传递的基本规律,掌握热力学定律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水质工程学》:考查给水与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考查水质指标、处理技术及膜技术的应用。
《资源与环境基础》:从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考查污染控制、水力学原理及传热学的基础知识。考生需能运用这些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三、参考书目与备考建议
《环境材料学》:参考《环境材料学》第二版(翁端、冉锐、王蕾编著),掌握环境材料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治理中的应用。
《热工基础》:推荐《工程热力学》第六版(谭羽非、吴家正、朱彤等编著),《传热学》第六版(章熙民、朱彤、安青松等编著),深入理解热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原理。
《水质工程学》:参考《水质工程学—给水处理》和《水质工程学—污水处理》(蒋柱武主编),重点理解水质处理的技术原理与方法。
《资源与环境基础》:根据模块选择对应书目:《环境工程概论》、 《水力学》(吴玮、张维佳等编著)和《传热学》(朱彤、安青松等编著),掌握各个模块的核心内容。
四、备考策略与学习方法
为了更好地备考,考生应根据大纲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首先,加强基础理论的掌握,特别是环境材料学和水质工程学中的核心概念。其次,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提升自己的答题技巧。在选择《资源与环境基础》模块时,考生应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方向来决定,确保能够深入理解所选模块的内容。此外,考生还应关注学科前沿和技术应用,如绿色材料、清洁生产工艺和智能化水处理技术。
厦门新东方考研将持续关注考试动态变化,帮助考生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我们建议考生尽早开始准备,确保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为未来的学术与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厦门新东方考研,助你逆袭上岸!
更多考研资讯请联系厦门新东方考研官方客服
福建理工大学考研一对一免费规划预约
官方客服电话:18950146493(微信同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