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学院 2025 年同等学力科目考试大纲 J06202 微生物学
2025-08-10 22:25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新东方考研
西昌学院 2025 年同等学力科目考试大纲 J06202 微生物学
I.考试性质
《微生物学》是资源与环境类及相关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也是 报考我校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课程 内容涵盖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微生物生态学及其在环境生态工程中 的应用。微生物学基础理论部分主要考察以下内容:病毒、原核微生 物、真核微生物、微生物生理、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微生物的生存 因子以及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在微生物生态学与环境生态工程中的微 生物作用方面,考试内容包括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 中的作用、微生物与环境保护,以及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 应用等。
考生需对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有深入理解,并能够综 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将确保录取的考生具备扎实 的微生物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应用能力,为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的培 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II.考查目标
1、 了解微生物的生物学特点;
2、 了解微生物的生态学特征;
3、 了解微生物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4、 理解如何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学、 生态学特性保护环境、 处理 环境污染;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100 分 ,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二、 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 笔试。
三、 试卷内容结构
微生物学考试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 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约占 40%;
2、 微生物生态学与环境生态工程中的微生物作用约占 40%。
3、 微生物生物技术约占 20%
四、 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10%-20%) 简答题( 30%-40%)
论述题( 40%-50%)
五、 是否需要计算器
不需要。
Ⅳ.考查内容
( 一 )微生物学基础理论 1.病毒
( 1 )病毒的特点和定义
( 2 )病毒的繁殖
( 3 )病毒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4 )病毒对物理、 化学因素的抵抗力 2.原核微生物
( 1 )古菌
( 2 )细菌
( 3 )其他原核微生物 3.真核微生物
( 1 )真菌
( 2 )藻类
( 3 )原生动物 4.微生物的生理
( 1 )微生物的营养: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微生物的营养物 及营养类型、 培养基的类别、 营养物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
( 2 )微生物的代谢: 微生物产能代谢、 耗能代谢、 代谢调节、 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5.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 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 2 )微生物的生长的测定
( 3 )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不利因素
( 4 )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
( 5 )菌种的退化、 复壮与保藏 6.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1 )微生物的遗传: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DNA 和 RNA、蛋白质
的合成
( 2 )微生物的变异: 基因突变、 突变的类型、 突变体的检测与 筛选
( 3 )基因重组: 杂交、 转化、 转导
( 4 )分子遗传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与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 二 )微生物生态与环境生态工程中的微生物作用 1.微生物生态
( 1 )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生命系统的层次、 生境中微 生物的基本特点、陆生生境的微生物、水生生境的微生物、污染环境 下的微生物、 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 基础研究方法
( 2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 角色、 微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微生物的生物修复
( 3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 重金 属的转化、污染介质的微生物处理、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环境污染 的微生物检测、 退化生态系统的生物修复
( 4 )微生物的进化与物种多样性
( 三 )微生物生物技术
( 1 )微生物产业的菌种和发酵特征: 生产菌种的要求和来源、 大规模发酵的特征
( 2 )微生物产业的发酵方式: 连续发酵、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 胞发酵、 固态发酵、 混合培养物发酵
( 3 )微生物生产的环保产品
Ⅴ.参考书目
《微生物学》(第八版),沈萍、陈向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年。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