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暨南大学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管理学及微观经济学 大纲
2025-08-13 17:10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新东方考研
暨南大学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管理学及微观经济学的大纲
(适用于企业管理、会计学、技术经济与管理、财务管理及国际商务)
(2025 年 6 月)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管理学原理 75 分(50%)
微观经济学 75 分(50%)
管理学部分
I .考查目标
《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尽管各种具 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使学习者能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 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管理学基础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掌握管理学的 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 紧密联系实 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 中。
Ⅱ.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15 分
判断题 10 分
论述题 30 分
案例 20 分
III .考查范围
一、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
【考试内容】
(一)管理的历史背景:解释为什么学习管理的历史很重要;确认 20 世纪 以前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者。
(二)科学管理:描述弗雷德里克•W•泰罗和吉尔布雷思夫妇的重要贡献; 解释当今的管理者如何应用科学管理。
(三)一般行政管理理论:讨论法约尔的 14 个管理原则;描述马克斯•韦伯对一般行政管理理论的贡献; 解释今天的管理者如何应用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四)管理的数量方法:解释数量方法对管理领域的贡献;讨论今天的管理 者如何应用数量方法。
(五)理解组织的行为:描述组织行为的早期支持者的贡献; 解释霍桑研究 对管理领域的贡献;讨论今天的管理者如何应用行为方法。
(六)系统观点与权变理论:理解系统观点与权变理论;解释权变理论与早 期管理理论的差别。
【重点与难点】科学管理,一般行政管理理论,霍桑研究与组织行为。
二、管理与组织概述
【考试内容】
(一)谁是管理者:解释管理者和非管理雇员的区别; 讨论如何在组织中对 管理者进行分类。
(二)什么是管理:定义管理;解释为什么效率和效果对管理者很重要。
(三)管理者做什么:描述管理的四种职能;解释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理论; 描述卡茨的三项基本管理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重要性是如何随管理层次变化的。
(四)什么是组织:描述组织的特征;解释组织的概念是如何变化的。
(五)组织文化:讨论强文化对组织和管理者的影响; 解释组织文化的来源 以及如何延续组织文化; 描述如何将组织文化传递给雇员。
(六)环境:描述具体环境和一般环境的要素; 讨论环境不确定性的两个维 度;确认最一般的组织利益相关者;理解全球环境。
(七)什么是社会责任:比较有关社会责任的古典观点和社会经济学观点;区别社会义务、社会响应和社会责任,管理的绿色化。
(八)管理道德:讨论影响道德行为和非道德行为的因素;讨论问题强度的 六个决定因素;当今世界的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问题。
【重点与难点】
管理者与管理,效率与效果,管理职能,管理角色,管理技能,组织,组织 文化,当代管理者面临的组织文化问题,具体环境与一般环境,评价文化的 GLOBE 框架,利益相关者,当代社会的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问题
三、计划与决策
【考试内容】
(一)决策制定过程: 定义决策和决策制定过程; 描述决策制定过程的八个 步骤。
(二)作为决策者的管理者:讨论理性决策制定假设; 描述有限理性、满意 和承诺升级;解释什么是直觉,它如何影响决策制定; 比较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 策;比较决策制定的三种条件;描述四种决策风格。
【重点与难点】
决策与决策过程,理性决策与有限理性、满意原则、直觉, 问题的类型、情
形与决策条件,个人决策风格,当今世界决策的制定。
四、战略管理
【考试内容】
(一)战略管理的重要性:解释为什么战略管理很重要;讨论哪些研究揭示 了战略管理的效果。
(二)战略管理体系, 围绕战略管理的基本框架,深入理解战略分析、战略指定与战略实施的所涉及的具体内容。
(二)战略管理过程: 列出战略管理过程的八个步骤; 描述当管理者分析 内 外部环境时要做什么; 解释资源、能力和核心能力在内部分析中的作用; 比 较投 入—产出视角的战略过程与整合视角的战略过程差异性。
(三)组织战略的类型: 解释三种增长战略; 讨论 BCG 矩阵及其使用方法; 定义 SBUs 和事业层战略;描述竞争优势在事业层战略中的作用;解释波特的五 种竞争力量模型;描述三种竞争性战略。解释何为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如何创 造价值。
(四)解释何为战略联盟;战略联盟是如何创造价值。
(五)描述五种并购类型及其所涉及的具体内容;阐述企业并购的原因。
(六)描述国际化战略与其他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描述国际化战略能够创 造经济价值的五种途径;解释执行国际化战略的四种不同方法。
【重点与难点】战略管理及其过程,组织战略的类型,竞争优势,资源、能力与核心能力, 当今环境下的战略管理。
五、组织结构与设计
【考试内容】
(一)组织结构的定义:讨论传统的和现代的关于工作专门化的观点; 描述 部门化的五种方式;解释交叉职能团队; 区分指挥链、职权、职责和统一指挥; 讨论传统的和现代的关于指挥链的观点; 讨论传统的和现代的关于管理跨度的观 点; 说明影响组织的集权化和分权化程度的因素; 解释正规化在组织设计中是如 何运用的。
(二)组织设计决策:对比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 解释战略和结构之 间 的关系; 说明组织的规模是如何影响组织设计的; 讨论伍德沃德在技术与组 织结构关系方面的发现; 解释环境的不确定性是如何影响组织设计的。
(三)常见的组织设计: 对比传统的三种组织设计; 解释基于团队的结构、 矩阵型结构和项目型结构;讨论虚拟组织、网络化组织和标准化组织的设计;描
述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四)正式组织的活动与非正式组织的诞生,解释非正式组织如何来推动组 织变革;非正式组织对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重点与难点】
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的关键要素及权变因素,常见的组织设计, 集权与分权,矩阵型结构,学习型组织; 非正式组织
六、激励
【考试内容】
(一)什么是动机:动机的定义;解释动机作为一个满足需要的过程。
(二)早期的动机理论:描述马斯洛需要理论的五个层次以及这一理论是
如 何运用到动机方面的;讨论根据 X 理论和 Y 理论,管理者如何实现员工激励; 描 述赫茨伯格的激励一保健理论; 解释赫茨伯格的满意和不满意观。
(三) 当代动机理论: 描述麦克利兰提出的推动人们从事工作的三种需要; 阐述目标设置理论和强化理论是如何解释员工激励的; 描述工作特征模型如何指 导管理者设计具有激励作用的工作;讨论公平理论对员工激励问题的意义;对比 分配公正和程序公正; 解释期望理论包含的三种联系以及它在激励问题中的作 用。
【重点与难点】
动机,动机理论,当代动机问题
七、领导
【考试内容】
(一)管理者与领导者:对比领导者与管理者; 解释为什么领导是一个非 常 重要的组织行为课题。
(二)早期的领导理论:论哪些研究显示了领导的特质; 对比四种行为理 论的发现; 解释领导行为的双重本质。
(三)权变的领导理论:解释费德勒的领导模型是怎样的一种权变模型;对 比情境领导理论和领导者参与模型; 解释路径一目标理论是如何解释领导行为
的。
(四)有关领导的其他观点: 区分事务型领导者与变革型领导者; 描述领袖 魅力型领导和愿景规划的领导; 讨论团队领导包括哪些内容; 描述领导权力的五 种来源。
【重点与难点】
管理者与领导者,领导理论,权力及其来源 ,当代领导问题和最新观点
八、控制
【考试内容】
(一)什么是控制以及控制为何重要:控制的定义;对比设计控制系统的三 种方法;讨论控制很重要的原因;解释计划一控制链。
(二)控制过程:描述控制过程的三个步骤; 解释为什么衡量什么比如何衡 量更重要;阐述管理者在控制过程中采取的三个行动过程。
【重点与难点】控制及其过程,当前的控制问题
微观经济学部分
I .考查目标
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管理学原理和微观经济学等学科专业 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的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 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 题。
Ⅱ.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 15分
名词解释 15分
计算题 15分
分析题 15分
论述题 15分
III .考查范围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决策千差万 别,但均与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相关。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 系统把握微观经济 学的体系结构,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能够解释分析实际问题。
一、导言
1 、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2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3、经济模型
4、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二、供给与需求
1、需求、需求量和需求曲线 2 、供给、供给量和供给曲线
3、需求弹性、供给弹性 4 、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5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价格管制和税收
三、消费者行为理论
1、消费者偏好和无差异曲线 2、消费者均衡分析
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四、生产者行为理论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2 、短期生产函数与生产决策
3、长期生产函数与要素组合比例 4、短期成本函数与长期成本函数
5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6、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五、市场结构
1、完全竞争 2、垄断竞争
3、寡头垄断
4、垄断
六、生产要素市场
1、劳动的需求 2、劳动的供给
3、劳动市场的均衡
4 、其他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和数据
七、公共部门经济学
1、外部性和科斯定理
2、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更多考研资讯,请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