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泉州大学考试>正文

2026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环境监测与环境化学考试大纲

2025-08-17 18:00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新东方考研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环境监测与环境化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  环境监测与环境化学

一、环境监测部份(占50%)

(一) 绪论

考试内容:环境监测目的和分类、 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 环境标准。

     考试要求:

1. 理解环境监测概念,区分环境监测与环境化学分析。

2. 理解环境监测分类

3. 掌握环境标准的概念、中国环境标准体系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4. 了解环境监测的特点和优先监测。

(二) 水和废水监测  

    考试内容: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水样的采集和保存、水样的预处理、物理指标的测定、非金属无机化合物的测定、金属化合物的测定、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考试要求

1. 掌握地面水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工业废水采样点的设置,采样的时间和频率。

2. 掌握水样保存方法和水样预处理的方法。

3. 了解水样温度、颜色、残渣、浊度、透明度、气味等物理指标的测定。

4. 掌握水样有机污染综合指标的含义及COD、BOD5的测定。

5. 掌握溶解氧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6. 了解三氮含义及测定。

7. 掌握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重金属及铬的光度法测定,了解双硫腙萃取光度法测定重金属。

8. 掌握离子色谱法测定阴离子的原理。

(三) 空气和废气监测

    考试内容: 空气污染基本知识、 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  空气监测样品的采集、   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的测定、 大气颗粒物的测定、 污染源监测、 标准气的配制、降水监测

考试要求:

1. 掌握大气监测布点和大气样品的采集,采样效率及其评价方法。

2. 掌握大气二氧化硫(四氯汞钾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光度法)及氮氧化物(盐酸萘乙二胺光度法)的测定。

3. 了解一氧化碳、二气化碳及总碳氢化合物的测定。

4. 掌握PM10和PM2.5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5. 掌握静态配气法与动态配气法的原理及适用范围。

6. 了解烟道气采样点设置以及烟尘浓度测定。

7. 掌握非色散红外吸收法测定二氧化硫原理。

8. 了解酸雨监测。

(四) 固体废弃物

考试内容:固体废物的定义、 危险废物定义和鉴别、 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危险特性的监测方法、生活垃圾监测 

考试要求:

1. 掌握危险废物定义和鉴别方法。

2. 掌握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3. 了解生活垃圾特性分析。

(五) 土壤质量监测

    考试内容:土壤污染及土壤背景值、 土壤样品采集和制备、土壤样品预处理、土壤中污染物测定  

考试要求:

1. 掌握土壤污染及土壤背景值定义。

2. 掌握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3. 掌握土壤样品的消解与提取。

4. 理解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及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5. 了解土壤样品中重金属的测定。

(六)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考试内容: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空气污染生物监测、生物体污染监测

考试要求:

1. 掌握生物监测概念及生物监测特点。

2. 掌握植物监测大气污染的方法。

3. 掌握鱼类毒性试验方法。

4. 了解微生物和藻类监测水体污染。

5. 掌握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6. 掌握生物样品的消解,了解生物样品的提取、浓缩和净化。

7. 了解生物样品中重金属及有机磷农药的测定。

(七)噪声污染监测

考试内容:声音和噪声、声音的物理特性和量度  噪声标准  噪声监测

考试要求:

1. 了解噪声的定义、噪声污染的特征。

2. 掌握级的叠加,掌握计权声级、等效声级及统计声级概念及等效声级的计算。

3. 掌握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和交通噪声监测。

(八)监测数据处理和质量保证

考试内容:名词术语、 数据整理、 离群值的检验、  环境分析质量保证、  环境标准化方法和分析方法标准化、  环境标准物质、  实验室间协作试验

考试要求:

1. 了解误差、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和检测限。

2. 了解离群值的检验。

3. 掌握质量控制图的绘制和使用。

4. 掌握实验室内和室间进行质量控制的一般方法。

5. 理解环境标准物质特性及作用。

[参考教材]

  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孙裕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二、环境化学部分(占 50%)

(一) 绪论

1. 了解环境污染物类别及其环境化学问题,理解环境化学在环境科学中和解决环境问题上的地位和作用,环境化学研究内容、特点和发展动向,主要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和它们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特点。

2. 理解对现代环境问题认识的发展以及对环境化学提出的任务;明确学习环境化学课程的目的。

 

(二)大气环境化学

1. 要求掌握大气的层结结构、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

2. 碳、氮、硫循环,污染物降解和大气自净能力;

3. 基本光化学反应,光化学烟雾和硫酸烟雾性污染的形成、机理和防治对策; 

4. 大气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规律,明确逆温及其形成过程,污染物转化过程;

5. 掌握酸雨、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破坏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形成原理;我国酸雨基本特征。

6. 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及其转化,颗粒污染物来源与消除。

 

(三)水环境化学

1. 掌握天然水的基本性质,污染物存在形态;

2. 掌握酸度、碱度定义及其水体pH调节问题;

3. 掌握无机污染物在水体中进行沉淀—溶解、氧化—还原、配合作用、吸附一解吸、絮凝—沉降等迁移转化过程的基本原理,并运用所学原理计算水体中金属存在形态,确定各类化合物溶解度pC与pH图的制作,以及天然水中各类污染物的pE计算及pE—pH图的制作;

4. 掌握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如分配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机理及其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四)土壤环境化学

1. 了解土壤的组成与性质;

2. 了解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的特点、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

3. 掌握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原理与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农药在土壤中的转归规律与效应;

4. 了解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和它的作用机制;

5. 掌握典型农药在土壤环境中迁移、转化和归趋及其环境效应;

6. 了解受污染环境修复一般技术及原理;掌握土壤电动力修复技术及原理

 

(五)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

1. 要求了解典型污染物的名称、来源、用途和基本性质;

2. 掌握它们在环境中的基本转化、归趋规律与效应。

3. 环境中Hg、As等重金属的转归与效应;环境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的转归与效应

4. Hg、As等重金属在环境中的形态转化;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形态转化

 

(六)绿色化学基本原理与应用

1. 掌握绿色化学基本定义及其原理

2. 了解绿色化学的应用

 

参考教材:

《环境化学》,戴树桂  主编   2006年10月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更多考研资讯,请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