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力学基础考试大纲
2025-08-17 22:50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新东方考研
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名称(代码): 力学基础(819)
满分:150分
考试内容范围[参考书目(作者、出版单位、年份、版次)]:
1.所有方向:力学基础,《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单辉祖、谢传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2.土木工程方向:《结构力学》,李廉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第七版。
3.非土木工程方向:《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禹华谦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第四版。
考试内容:
一、力学基础部分(所有考生)
掌握:力的基本概念;力系、等效力系和力系平衡的概念;力矩的概念;力偶和力偶矩概念;约束与约束力:各种常见约束(如固定端约束、铰链约束等)的约束力特点;应力和应变的概念。
熟悉:力的分类(按作用效果、作用方式等)、力系的分类;力偶的性质;静力学公理: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二力平衡条件、三力平衡汇交定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了解:刚体的概念;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合力矩定理。
二、结构力学部分(选土木工程方向考生)
1. 绪论
掌握:结构和荷载的分类、结构常见支座和结点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熟悉:结构的计算简图。
2. 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
掌握: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律,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的方法和依据。
了解:平面体系几何性质和结构静定性的关系。
3. 静定梁、静定刚架和静定桁架
掌握:荷载与内力之间的微分关系与内力图形状判断、叠加法绘制弯矩图及适用条件,静定多跨梁的内力计算、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静定平面桁架指定杆的内力计算。
熟悉:静定结构的特性。
了解:桁架的分类。
4. 结构的位移计算
掌握:结构位移和产生位移的原因,图乘法及适用条件,并利用图乘法计算荷载作用下静定平面刚架的位移。
熟悉:静定结构因荷载、支座移动、温度变化和制造误差而产生的位移计算。
了解:互等定理及适用条件。
5. 力法
掌握:超静定结构及其特征、超静定次数及确定方法,力法基本体系及其特点、力法基本方程及其物理意义、系数和自由项及其含义,用力法计算超静定梁和刚架。
熟悉:结构对称性的利用及力法简化计算的要点。
了解:超静定结构因荷载、支座移动、温度变化和制造误差而产生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6. 位移法
掌握:位移法的基本思路、基本未知量的确定、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及物理意义,杆端弯矩、形常数和载常数,结构的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利用位移法绘制超静定梁和超静定刚架的弯矩图。
了解:对称性的利用及简化要点。
7. 影响线
掌握:影响线的定义、影响线与内力图的区别,临界荷载、最不利荷载位置,内力包络图,绝对最大弯矩。
熟悉:用静力法和机动法绘制静定梁的支座反力和内力的影响线。
了解:影响线的应用。
三、流体力学部分(选非土木工程方向考生)
1. 绪论
掌握:液体的粘性,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牛顿内摩擦定律,工程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
熟悉:液体的主要物理性质,作用于液体上的力。
了解:水力学的研究内容,连续介质模型。
2. 流体静力学
掌握:绝对压强、相对压强、真空度、等压面、测压管水头、测压管高度、压力体、压心等基本概念;重力作用下静水压强分布规律;水静力学基本方程及其物理意义。
熟悉:静水压强特性;压强分布图及压力体图的绘制方法;作用在平面上和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的计算方法。
了解:液体相对平衡的分析方法,浮力及物体的沉浮,欧拉平衡微分方程及其综合式。
3. 流体动力学
掌握:恒定总流的连续性方程、恒定总流的能量方程、恒定总流的动量方程;能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动力学方程分析流速、压力和高度的关系。
熟悉:描述液体运动的欧拉法,流线,迹线,流管,流量和断面平均流速等基本概念,渐变流过流断面的性质;连续性方程的推导、应用及其不同形式(积分形式和微分形式)。
了解:拉格朗日法及拉格朗日变量;拉格朗日法相较于欧拉法的优势和劣势;各动力学方程在推导过程中的假设和简化。
4. 量纲分析与相似理论
掌握:瑞利分析法、Π定理法和确定无量纲参数的方法;流体力学中的重要相似准则,如雷诺数、弗劳德数等。
熟悉:量纲和单位的基本概念及量纲齐次性原理;几何相似性、运动相似性和动力相似性的定义及应用条件。
了解:量纲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量纲分析的目的;根据相似性原理设计模型试验,确定模型与原型之间的比例关系。
5. 流体阻力与水头损失
掌握:液体运动两种形态及其判别,流动阻力损失计算的达西公式,简单管路流动阻力计算。
熟悉:层流和紊流的特征,沿程阻力损失的成因和沿程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沿程阻力损失的计算,局部阻力损失的计算。
了解:圆管道内切应力分布,湍流流动中的粘性底层,湍流流动中的速度分布,湍流时均化,局部阻力产生的原因,几种典型局部构件的局部阻力系数的计算,边界层理论、边界层分离现象。
更多考研资讯,请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