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帮你了解江西省统招专升本政策、报名条件、考试科目全梳理
2025-10-24 18:25
来源:新东方专升本
作者:
一、招生政策核心框架
根据《江西省 2025 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实施方案》,今年专升本招生继续实行全省统一考试、分类分批次录取,总招生计划 35926 人,覆盖 32 所本科高校(含职业教育本科)。考试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及技能知识课两部分,总分 450 分。录取分为 “免试计划”“大国工匠专项”“其他专项” 和 “普通计划” 四大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
二、报名条件及资格审核
基本条件
应届生:江西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2025 年应届毕业生(含中高职五年一贯制、3+2 分段培养),且在校期间无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或已解除处分。
退役大学生士兵:2025 年 7 月 31 日前取得或即将取得专科毕业证,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江西省高校在校生或毕业生应征入伍;
外省高校学生在江西应征入伍。
特殊要求:入伍期间及退役后无记过及以上处分,3 月退役暂未取得退役证者需签署承诺书。
专项计划条件
脱贫家庭学生:需通过省教育厅资格审核,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获奖学生:高职期间获得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资格、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等。
大国工匠专项:需通过省级技能竞赛获奖或创新创业大赛奖项审核,限报指定高校。
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可免试保送应用型本科或职教本科。
报名流程
时间节点:2025 年 1 月 3 日 - 8 日网上报名,2 月 24 日 - 27 日填报志愿并缴费(130 元 / 人)。
材料提交:专项计划考生需上传证明材料(如脱贫家庭证明、获奖证书),退役士兵需提交退役证或承诺书。
资格审查:由就读院校初审,省教育厅复核,资格审查贯穿录取全过程,违规者取消资格。
三、考试科目及分值分布
公共基础课(300 分)
考试内容:政治(100 分)、英语(100 分)、信息技术(100 分)合卷,考试时间 150 分钟(9:00-11:30)。
重点范围:
政治:习 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时事政治(2024 年 1 月 - 2025 年 3 月)。
英语: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写作,题型包括完形填空、翻译等。
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应用、网络安全。
专业基础及技能知识课(150 分)
按 9 大类划分,考生需根据高职专业对照《江西省 2025 年专升本对应专业(类)指导目录》选择报考类别:

考试时间:150 分钟(15:00-17:00),题型以选择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为主。
四、录取规则及志愿填报
录取批次设置
免试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可填报 2 个梯度志愿,未录取可参加征集志愿。
大国工匠专项:限报 1 个院校志愿,2 个专业志愿。
其他专项:脱贫家庭、获奖学生可填报 20 个平行志愿。
普通计划:40 个平行志愿,按 “院校 + 专业” 模式投档。
投档原则
分数优先:按总分(公共课 + 专业课)从高到低排序,总分相同则依次比较专业课、政治、英语、信息技术分数。
志愿优先:同一分数段考生按志愿顺序投档,已被免试录取者不再参与统考录取。
征集志愿
未完成计划的高校将进行征集志愿,“免试计划” 征集时间为 3 月 15 日,其他批次另行通知。
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系统填报,征集志愿专业需符合《指导目录》要求。
五、专项政策及注意事项
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政策
综合评价录取:未获三等功的退役士兵需参加高校组织的职业适应性考查(如面试、技能测试),综合评价成绩由专科成绩(50%)、专业能力(40%)、服役表现(10%)构成。
优先录取:荣立三等功及以上者可直接录取,免于考查。
未被录取者:可参加统考,按普通计划录取。
联合培养计划
国家及省级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联合培养,学生在高职校区就读,毕业证标注 “联合培养”。
2025 年南昌大学等 9 所研究型高校主要承担 “大国工匠专项”,招生计划向重点产业倾斜。
医学类专业限制
临床医学、护理等专业要求本专科专业一致或相近,否则可能影响医师资格考试报名。
考生需自行核查行业资格考试条件,谨慎选报。
六、时间节点及备考建议
关键时间轴

备考策略
公共课:政治需重点关注时政热点,英语强化阅读理解和写作,信息技术多练习操作题。
专业课:对照考试大纲(可在省教育厅官网下载),结合教材系统复习,理工类考生需加强高等数学应用题训练。
专项计划:提前准备证明材料,退役士兵需关注高校综合考查通知,获奖学生需保留竞赛证书原件。
七、政策咨询及资源获取
官方渠道: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江西省教育厅官网。
高校咨询:各招生高校将于 2 月 15 日前发布招生简章,提供招生专业、计划及联系方式。
考试大纲:《江西省 2025 年专升本考试各科目考试说明》可扫码下载,或在省教育厅官网查阅。
建议考生密切关注官方通知,提前规划备考路径,合理填报志愿,确保政策红利最大化。
更多专升本咨询热线:17805019502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