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南昌大学考试>正文

统招专升本英语怎么学

2025-10-25 17:38

来源:

作者:

统招专升本英语学习核心是 “夯实基础 + 针对性突破题型”,难度介于高考与大学英语四级之间,需围绕 “单词、语法、题型技巧” 三大模块分阶段推进,以下是可直接落地的学习方案:

一、分阶段学习计划(以 6 个月备考周期为例)
1. 基础期(1-2 个月):抓牢单词与语法核心
单词:优先背诵专升本英语核心词表(约 3000-3500 词),而非盲目背四级词。每天固定 40-60 个词,用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 复盘(如第 1、3、7 天复习),结合真题例句记用法(比如记 “approach” 时,搭配 “approach to sth” 的真题例句,比孤立记词义更有效)。
语法:聚焦专升本高频语法点,不用啃厚语法书。重点突破 “时态(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三大从句(定语、状语、名词性从句)、非谓语动词(to do/doing/done)、虚拟语气”,每学一个语法点,就对应做 5-10 道真题例题,通过题目巩固规则(比如学定语从句时,分析真题中 “which/that” 的用法差异)。
2. 强化期(3-4 个月):分题型突破,掌握应试技巧
阅读理解(占分最高,优先攻克):练 “题干定位法”—— 先读题干划关键词(如人名、数字、专有名词),再回原文找对应段落,避免通读全文浪费时间。遇到推理题(题干含 “infer”“imply”),不选原文直接出现的选项;细节题则严格对照原文,排除 “偷换概念”“扩大范围” 的干扰项。每天练 2-3 篇,优先用本省近 5 年专升本真题。
完形填空(侧重逻辑与固定搭配):先通读全文抓主旨,再逐空做题。重点关注 “上下文逻辑词”(如 but/however 表转折,so/therefore 表因果),以及专升本常考固定搭配(如 “take care of”“in order to”“contribute to”),平时整理真题里的搭配,早读时背诵。
写作(模板 + 替换词,快速提 分):先总结 2 类通用模板 —— 议论文(观点类,如 “是否支持线上学习”)和应用文(书信、通知,注意格式)。模板里的基础词要替换成高级词(比如 “very important” 换成 “crucial”,“think” 换成 “hold the view that”),避免千篇一律。每周写 1-2 篇,对照真题范文修改,重点改 “语法错误” 和 “表达冗余”。
翻译(直译为主,调整语序):英译汉时,先逐词直译,再按中文语序调整(比如英文 “in the morning of May 1st”,直译 “在 5 月 1 日的早上”,调整为 “5 月 1 日早上” 更自然);汉译英则注意 “时态和主谓一致”,比如 “他去年去过北京”,要译 “ He went to Beijing last year”,而非 “ He has gone to Beijing”。
3. 冲刺期(5-6 个月):真题模考 + 查漏补缺
真题模考:每周用本省近 3 年真题完整模考 1 次,严格按考试时间(通常 120 分钟),模拟考场环境,避免中途中断。模考后重点分析 “错题原因”—— 是单词不认识、语法没掌握,还是技巧用错,把高频错题整理到笔记本,标注考点(如 “这道阅读题错因是没识别‘偷换概念’干扰项”)。
查漏补缺:针对模考暴露的薄弱点集中突破,比如语法里的 “虚拟语气” 总错,就再刷 10-15 道同类真题;写作里的 “书信格式” 总漏,就专门整理 5 种书信(建议信、感谢信、邀请信)的格式模板,反复默写。

二、避坑指南:别踩这些低效学习误区
别只背单词不做题:单词是基础,但脱离真题语境背,既记不牢也不会用,比如背了 “deliver”,却不知道真题里 “deliver a speech”(发表演讲)的搭配,等于白背。
别盲目刷模拟题:专升本英语各省题型、难度有差异,模拟题质量参差不齐,优先吃透本省真题(至少刷 2 遍),比做 10 套模拟题更有用。
别忽视应用文格式:很多考生重点练议论文,却漏了应用文的格式(如书信的 “称呼、落款”,通知的 “标题、正文开头”),一旦考到容易丢分,前期要花 1-2 周专门练格式。

三、每日学习时间分配参考(可根据自身调整)
早上(30 分钟):背诵核心单词 + 真题固定搭配
中午(20 分钟):做 1 篇阅读理解,分析错题
晚上(60 分钟):学 1 个语法点 + 练 1 道完形 / 翻译,或写 1 篇作文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