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逆向考研的人数,还会增长吗?
2025-07-06 16:35
来源:院校资讯
作者:
26考研的同学们在择校时,可能会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名校本科的学长学姐,考研却去了“双非”,也就是俗称的“逆向考研”。
通过盘点近几年的考研趋势,在报考人数激增的大背景下,多所“双非”院校的报考增幅更是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不同于以往的“热门高校扎堆报考”,大家越来越重视上岸率。因此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双非”院校,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985/211名校的考生。
这也使得“逆向考研”成为热门概念。
那么,在考研报考人数逐年下降的大背景下,今年”逆向考研“的人数还会增长吗?今天就和小新一起来看看~
➤“逆向考研”现状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逆向考研”的现状。
安徽工业大学在圆满完成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
该校25考研生源涵盖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知名高校。
此外,也有机构专门统计了深圳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非“双一流”高校24级硕士研究生生源情况,其中不乏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名校。
昆明理工大学公布的2024研究生新生数据显示,共有167人来自“双一流”高校,包括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985名校。
深圳大学作为连续多年挺入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百强的非“双一流”强校,近5年的研究生新生生源高校中,不乏各种“双一流”名校。2024年研究生新生数据显示,有许多来自中山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等名校的学生。
位于首都的北京建筑大学,2024年研究生新生毕业院校代表中,有许多985、211名校,除了表中罗列的几所高校,还有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等名校。
可见,从“双一流”高校考研到非“双一流”高校的并不在少数。
➤“逆向考研”趋势分析
那么,“逆向考研”近两年变化又是如何呢?
麦可思研究院《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应届本科毕业生逆向考研比例逐年升高,从2019届的4.1%上升至2023届的6.5%,五年提升近六成。
并且,“逆向考研”在专业上差异较大。
其中,法学(13.6%)逆向考研的比例最高,医学(12.5%)、艺术学(12.3%)、文学(11.0%)逆向考研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均超过了10%。
逆向考研群体读研的主要原因是职业发展需要(49%)、就业前景好(43%)。
此外,逆向考研群体因想改变专业(13%)、随大流读研(10%)的比例也略高于全国本科毕业生群体的平均水平,这可能与就业市场的压力和对于未来职业方向的不确定性有关。
欢迎访问【济南新东方考研信息网】
或者点击右侧在线客服一键咨询了解!
官网热线:15668379560
我们为您整合最权威、最及时的考研资讯,助力您拨开迷雾,精准定位,高效备考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