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济南大学考试>正文

26 考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全国院校排名分层解读,择校攻略看这里!

2025-07-07 16:10

来源:备考指南研究生

作者:

第一梯队:工科之巅,学科标杆
清华大学:

作为国内工科领域的标杆,清华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常年位居全国榜首,获评 A+。其学科涵盖电力系统、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等多个方向,科研实力雄厚,拥有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承担了大量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如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等。

学校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行业巨头保持深度合作,毕业生在电力系统、高端制造等领域供不应求,多数进入顶尖企业或科研院所。

西安交通大学:

同属 A + 梯队的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科以能源电力为特色,在新能源发电、储能技术等领域成果显著,拥有电气工程学院这一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实验室设备先进,学生能参与到前沿的科研项目中,毕业生在能源电力行业认可度极高,就业范围广泛。

第二梯队:中坚力量,特色领航
华北电力大学: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 “双一流” 高校,华北电力大学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系统方向)表现尤为突出,获评 A。学校与电力行业联系紧密,是国家能源电力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设有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智能电网、新能源并网等研究方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毕业生进入国家电网、发电集团等企业的比例居高不下,就业对口率极高。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跨学科融合为特色,获评 A。学校将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控制工程等学科深度结合,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气信息技术等方向优势明显,拥有电力电子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学校科研经费充足,产学研合作项目丰富,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企业实际研发项目,就业时在高端制造业、信息技术等领域竞争力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工大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航天电气技术为特色,获评 A。学科在电机与电器、电气传动与控制等方向实力雄厚,与航天领域企业合作密切,科研项目多围绕航天装备电气系统展开,培养的学生在航天、军工等领域备受青睐,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突出。

第三梯队:区域支柱,行业深耕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西南地区影响力深远,获评 B+。学科以输配电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拥有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西南地区的电力企业合作紧密,为区域电力行业培养了大量技术骨干,毕业生在西南地区就业优势明显。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的电气工程学科综合实力强劲,获评 B+。学科覆盖范围广,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脉冲功率技术等方向均有不俗表现,学校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与当地的汽车制造、电力设备企业合作较多,毕业生就业选择多样,既能进入电力系统,也能在智能制造等领域发展。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电气自动化与能源互联网为特色,获评 B+。学校在智能电气装备、能源互联网规划等研究方向上成果丰硕,拥有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等教学科研单位,与京津冀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密切,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和就业平台。

第四梯队:潜力新秀,专项突围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机与电器方向)独具优势,虽整体排名不及前列院校,但在电机设计与制造领域声名远扬,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学校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强,深受电机制造企业青睐,在中小型电机行业就业认可度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该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航空航天领域结合紧密,在航空电气系统、电气测试技术等方向有特色,毕业生在航空航天企业、国防科技工业等领域有较好的就业前景,适合对航空电气感兴趣的考生。

考研学子在参考排名时,需结合自身职业规划:若想从事电力系统研究或进入顶尖企业,可优先考虑第一、二梯队院校;若倾向于区域发展或某一特色方向,第三、四梯队中特色鲜明的院校也是不错的选择。同时,还需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报录比、专业课难度等因素,综合考量后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想要了解更多备考指南、考试资讯?欢迎访问【济南新东方考研信息网】
或者点击右侧在线客服一键咨询了解!
官网热线:15668379560
我们为您整合最权威、最及时的考研资讯,助力您拨开迷雾,精准定位,高效备考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