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青岛大学考试>正文

27考研专业 | 设计学方向及院校推荐

2025-10-15 18:21

来源:

作者:

设计学专业  ▼  

设计学主要研究形态构成、功能体验与创新思维的整合方法,以及产品、服务与系统的设计策略、流程与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及系统应用,在产业创新、用户体验、品牌构建、可持续设计、数字交互、社会创新等领域从事设计研究、策略规划、产品开发、体验优化、设计管理与文化传承等工作。

例如:产品系统设计与用户体验优化、品牌策略与视觉传达设计、可持续设计与材料创新、服务设计与社会创新、数字交互与智能产品开发、文化创意与设计策略研究等。

水利工程热门考研专业 

学硕方向:

1、设计学(专业代码140300,交叉学科学硕)
 

本科哪些专业对口可以选择?

设计学理论及方法论、形态构成与设计基础、设计思维与创新方法、设计策略与管理、设计历史与批评、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服务设计与社会创新、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设计、产品系统与可持续设计、环境设计与空间营造、色彩科学与材料应用、品牌策略与设计管理、信息可视化与界面设计、智能产品与系统开发、文化创意与设计产业化、设计伦理与包容性设计、设计心理学与用户研究、设计统计与定量分析、设计调研与质性研究、原型构建与体验测评、设计趋势与未来洞察、跨文化设计与全球化策略等是设计学相关专业。

设计学就业方向 

>各类设计咨询公司、创新实验室、用户体验研究机构与品牌策略组织从事设计研究、产品策划、用户测试与项目评估等工作;
>工信部/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知识产权局、广电总局等与创意产业及设计创新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
>从事设计产业政策制定、文创项目规划、设计标准审定与重大项目评审等工作;
>高校、设计重点研究基地、创新设计研究院与国际设计组织;
>从事设计理论教学、创新方法研究、设计实验与专业人才培养等工作;
>设计媒体、创意智库平台、设计学术期刊出版社与行业展会机构;
>从事设计评论与专题撰稿、设计趋势解读、创新案例分析与学术活动策划等工作;
>文创园区、设计创新中心、企业设计部门与社会创新组织;
>从事设计项目管理、产品创新推进、设计成果转化与创新生态构建等工作;
>继续攻读国内外博士学位,从事设计理论与创新实践前沿研究及高等教育教学工作。

 

考研初试科目  ▼  
1. 政治(100分)、201英语(100分)
2.303数学三 或 设计基础理论(150分)
3.设计学专业基础综合(150分)


主要考试内容涵盖:
设计学理论、设计研究方法、设计史、中外设计思想史、设计美学与批评、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服务设计与社会创新、交互设计原理、信息可视化与界面设计、产品系统设计、可持续设计理论与方法、材料与构造、色彩学、品牌战略与设计管理、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设计心理学、设计战略与趋势、设计伦理与包容性设计、数字媒体设计与技术、原型设计与设计实践、设计项目管理与法规等核心专业课程。

 

考研院校推荐  ▼   

择校思路 

① 优先选择学科实力强的院校,重点关注其设计学、艺术设计、设计管理等学科的评估等级、师资力量及在设计理论、创新方法、用户体验、可持续设计、服务设计、设计战略等特定领域的研究水平、学术资源与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创新平台。


② 若计划进入科技企业、设计咨询机构、文化创意产业或公共创新部门从事产品策划、用户体验设计、设计策略与管理等工作,推荐报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工程等专业学位硕士,其课程设置更侧重设计实践、用户研究、产品开发、项目管理等实务能力,契合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设计策略师等岗位需求。


③ 根据个人兴趣与职业规划选择细分方向。擅长理论思辨与设计批评可选择设计理论与历史方向;关注产品系统与技术创新可侧重工业设计与工程方向;对用户行为与数字体验感兴趣可选择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方向;具备人文或技术学科背景可关注服务设计与社会创新方向或智能产品与系统设计方向。


④ 设计调研与表现基础薄弱的同学需提前强化相关知识。部分院校学术型硕士重视设计研究方法、用户行为分析、设计统计与趋势预测,而专业学位硕士可能更侧重设计实践与项目落地,可结合自身方法论基础与创作兴趣合理选择报考类型。


⑤ 设计学专业对跨考生具备一定的审美素养、设计思维与表现基础要求,需具备系统的设计概论、设计史、设计方法与表现技法等核心知识。建议跨考生提前学习设计理论、设计调研方法、设计表达等主干课程,并通过参与设计工作坊、项目实践、行业实习等方式提升设计思维与综合创新能力。


推荐冲的院校 

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设计学学科实力顶尖,评估为A+,侧重信息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与可持续设计。复试考核全面,注重创新思维与跨学科能力,初试分数权重较高。


2.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设计学为A+学科,在国际化平台、可持续设计与服务设计方向优势突出。复试流程规范,重视作品集质量与设计思维,不歧视跨考生。


3.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设计学底蕴深厚,评估为A-,在工业设计、交互设计与品牌系统设计领域声誉卓越。保护一志愿,专业课评分公正,人才培养体系成熟。


4.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设计学科实力雄厚,尤其在视觉传达、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方向引领性强。复试注重专业功底与创作理念,学术资源丰富。


5.中国美术学院
设计学评估为A+,聚焦社会叙事、创新设计与城乡营造领域。非常保护一志愿,重视设计实践与理论结合,不歧视双非背景。


6.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设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在智能装备设计、用户体验设计与可持续设计方面特色鲜明。复试公平,流程透明,侧重设计方法论与应用能力。


7.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设计学发展迅速,侧重信息与交互设计、创新设计与设计管理。复试严谨,重视英语能力与科技素养,录取流程规范。


8.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设计学为江苏省优势学科,在视觉设计、工艺文化与创新方法领域积累深厚。保护一志愿,专业课难度适中,给分合理。


9.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业设计系
设计学与工科交叉特色显著,侧重人机交互、信息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研究。复试公平,看重逻辑思维与项目经历。


10.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设计学实力扎实,聚焦产品与系统设计、社会创新方向。保护一志愿,不接收校外调剂,面试注重设计思维与表达能力。


11.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设计学与工程技术深度融合,在智能交互设计与视觉创新传达方向优势明显。复试公平,重视作品集与专业基础。


12.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设计学为传统优势学科,侧重交通工具设计、环境设计与信息可视化。保护一志愿,招生透明度高,适合专业基础扎实的考生。

更多信息欢迎关注:青岛新东方考研官网,点击立即咨询:考研走读班、集训营;四六级班课、一对一辅导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