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潍坊国际教育>正文

山东AP考生家长看过来!!2025大学理事会年会精彩回顾:中国AP考试历史新高

2025-11-12 17:45

来源:

作者:

10月25日,2025年大学理事会中国年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北美、欧洲、中东及亚太地区多所顶尖高校的代表,以及国内知名中学的国际教育专家,分享国际高等教育与留学申请的最新动态,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国际教育的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学生升学与职业生涯规划等重要内容。

本次年会公布了2025年全球首次AP机考的最新报告,中国考生在AP与SAT考试中的大数据分析与趋势解读,以及2026年即将面世的新AP科目课程重要信息。

大会在精彩的国风表演中拉开序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姚林修代表承办院校致欢迎辞,向远道而来的海外嘉宾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姚林修

为大会致开幕词

01

主题报告

大学理事会最新动向及2025年中国学生AP及SAT考试趋势

发言嘉宾

Rushi Sheth

大学理事会国际部副总

大学理事会国际部副总裁Rushi Sheth先生向出席年会的嘉宾与观众表达了欢迎和问候,并带来了大学理事会最新动向。

Rushi介绍,大学理事会至今已有125年历史,其核心使命是帮助高中生平等地获得大学入学机会。大学理事会积极推动与全球高等教育体系的合作与交流,无论学生来自哪个国家、选择去哪个求学目的地,SAT和AP等项目都能为他们创造更多成功可能。

过去三年,大学理事会成功实现了SAT和AP考试的全面机考转型,有效应对纸质考试在运输、书写识别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提升了考试安全与便捷性。转型机考也进一步扩大了考试的全球覆盖范围。过去一年全球共有超过200多万名学生参加了SAT考试,300多万名学生参加了AP考试,以及400多万名学生参与了PSAT考试。

Rushi特别强调,大学理事会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免费且高效的官方备考资源。通过官方考试程序Bluebook进行充分的模拟考试练习,学生能够有效提升成绩。研究数据显示,相比没使用过Bluebook模考的学生,完成了一次模考的学生平均提升了26分,两次提升了45分,三次及以上则提升接近60分。

在2026-27学年,大学理事会即将推出两门全新AP课程——AP商科与个人理财(AP Business with Personal Finance)以及AP网络安全(AP Cybersecurity),帮助高中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一些需求高的职业入门技能。

大学理事会国际部高级总监Carol Choong林涛分享了2025届中国高中毕业生在AP和SAT考试的表现和趋势。

2025届中国毕业生SAT考试量和成绩寄送增幅显著

近年众多海外高校恢复提交标准化考试成绩要求,大学继续将SAT成绩作为其招生评估的重要参考,充分说明了大学对于申请者学术能力的重视。

中国2025届高中毕业生中,参加过SAT考试的学生人数同比增长50%,增幅远高于其它国家和地区。

2025年中国AP考生和考试科次均创历史新高;STEM和经济科目最受欢迎

过去十年间,AP考试的国际化进程呈现强劲势头,全球范围内考生人数和报考科目数量持续上升。2015-2025年间,美国本土以外的AP考生人数增长了104%,报考科次增幅达到120%,充分印证了AP课程及考试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

在这一全球趋势中,中国地区的增长尤为强劲,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2025年,中国AP考生人数超3.5万,同比增长8%;考试科次首次突破10万,同比增长11%,较五年前实现翻倍增长。这反映出中国学生对AP课程及考试的需求正持续高速增长。

中国AP学生更偏爱STEM及经济学科目,其中最受欢迎的的五门AP考试科目依次为:AP微观经济学、AP微积分BC、AP宏观经济学、AP统计学和AP物理1。

中国学生在AP考试中表现优异,2025年中国学生参加的所有AP考试科次中,80%考试取得了3分及以上的成绩,展现出强劲的学习能力。其中,APSeminar学术研讨和AP初级微积分是中国学生获得3分及以上最高的两个科目,分别为92%和90%。

中国学生多国申请趋势显著,亚太地区成为热门

当前,国际留学申请呈现多国申请趋势,越来越多学生同时将SAT和AP成绩寄送给美国以及更多国家的不同高校。

2025届中国高中毕业生将SAT成绩寄送至30多个国家的650余所院校。其中,美国高校收到的SAT成绩占比最高,达到81.4%。与此同时,寄送给美国以外国家及地区的成绩数量也呈现明显增长,特别是亚洲地区的中国香港特区、新加坡、澳大利亚和日本,其中寄送至香港的成绩数量同比增长189%。

中国AP考生向全球25个国家的590多所院校寄送了AP成绩。在接收AP成绩最多的前10所院校中,首次出现一半院校来自美国以外地区,其中三所位于中国香港,两所位于加拿大。

受费用、留港政策等因素,亚洲地区的高校正在逐步获得中国留学生的优先考虑,反映出留学目的地日益多元化的趋势。

未来,大学理事会将继续秉持初心,促进全球高中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和共同繁荣。无论学生在何处参加考试、选择前往哪个国家深造,大学理事会都将助力他们更好地为大学学习做好准备,并取得成功。

02

主论坛1

变革中前行:全球留学的新格局

发言嘉宾

●James Brown,牛津大学本科招生与国际学生招生主任(英国)

●Miguel Costa,IE大学招生与发展执行主任(西班牙)

●Whitney Green,普林斯顿大学招生主任(美国)

●Ryan Hargraves,多伦多大学招生办公室执行主任(加拿大)

●Stu Schmill,麻省理工学院招生院长(美国)

●Vivan Zhu朱慎敏,清澜山学校升学指导中心主任,ChinaICAC现任主席(中国)

●Scott Smith,大学理事会国际高校关系总监(主持)

由大学理事会国际高校关系总监Scott Smith主持,来自牛津大学、IE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多伦多大学、MIT的招生负责人,以及ChinalCAC现任主席围绕国际教育面临的政策变化、学费上涨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Scott指出,过去一年国际教育领域充满变化与启示。多重全球因素交织影响着学生的升学选择,他们在留学目的地、申请方式及学业规划上均呈现出新趋势。他强调了本次专题报告的意义:理解国际教育格局的演变,倾听全球高校的声音,掌握各校在新形势下的应对策略,并为升学指导老师提供实用建议,助力他们在不确定环境中为学生和家长指明方向。

牛津大学的James Brown介绍了牛津作为全球最古老的英语授课大学的悠久历史与招生现状。目前,牛津拥有超过2.6万名学生,其中1.2万名为国际学生,中国学生约2000名。James指出,英国仍是第二大留学目的地,牛津以学术卓越为核心,致力于应对全球性挑战,培养学生严谨思维与专业能力,推动积极的社会变革。

IE大学的Miguel Costa表示,IE是一所高度国际化的院校,校区分布于西班牙马德里、塞哥维亚以及美国纽约,国际学生比例高达85%,共有66个研究生项目和26个本科生项目采用全英文授课。学校重视学术体验与跨文化交流,鼓励学生探索多元发展路径。

普林斯顿大学的Whitney Green介绍,普林斯顿是美国历史第四悠久的高校,也是常春藤盟校中规模第二小的学校,资源高度集中于本科教育。全校现有5700名本科生和3200名研究生,国际学生占比13%,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学校实行“Need-Blind”招生政策,即不考虑学生家庭财务状况,只要符合录取条件,国际学生和所有学生都有同等机会可能获得财政援助,确保经济因素不阻碍优秀学生入学。

多伦多大学的Ryan Hargraves谈到,多伦多大学拥有超过200年历史,校友网络遍布全球,规模超过70万人,国际学生占比约30%。加拿大仍是热门留学地,顶尖高校中中国学生数量众多。尽管加拿大政府对部分高校设置了国际生招生上限,以防止利用留学生牟利,但该政策并不会影响多伦多大学等顶尖学府减少招收国际学生的人数。此外,加拿大高校学费相对可负担,学校也会指导学生进行财务规划,避免因经济问题放弃入学。

MIT的Stu Schmill指出,签证不确定性与学费问题是国际学生的主要顾虑,他强调,MIT招生以学生资质为唯一标准,不受政治因素干扰,同样采取“Need-Blind”政策,国际生有机会获得全额资助,但相关信息普及不足,建议学生主动了解和申请。此外,Stu提醒,社交媒体上的不实信息容易引发焦虑,学生应通过官方渠道获取准确咨询。

清澜山学校升学指导主任、ChinaICAC主席Vivian朱慎敏分享了ICAC年度报告的主要发现:多国联申已成常态,75%参加ChinaICAC问卷的升学老师反映学生同时申请多个国家;美国、英国和加拿大仍是首选留学目的地,而澳大利亚的申请量明显下降;学生在校外寻求申留学请机构帮助的比例显著上升;“排名焦虑”则几乎成为所有顾问面临的普遍挑战。Vivian表示,期待全球高校能够与国内高校多建立更多交流,帮助中国学生和家长获取第一手信息。

03

主论坛2

面向未来:

培养具备全球职业竞争力的学生

发言嘉宾

●Ryan Hargraves,多伦多大学招生办公室执行主任(加拿大)

●Sherrie Huan,悉尼大学国际招生部地区高级主管(澳大利亚)

●Erica Sanders,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助理副教务长、本科招生办行政主任(美国)

●Terence Sim,新加坡国立大学招生副院长(新加坡)

●Della Cheng成小凤,宁波赫德学校学生未来发展中心主任,ChinaICAC前任主席(中国)

●Carol Choong林涛, 大学理事会国际部高级总监(主持)

随着学生、家长及雇主日益看重职业发展成果,提升就业能力已成为全球高校的工作重点。本场论坛由大学理事会国际部高级总监Carol主持,多国院校招生代表汇聚一堂,从中学教育、高校培养、课程创新及社会实践等多维度出发,就如何有效提升和培养学生就业能力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热烈讨论。

宁波赫德学校的Della Cheng分享了学校“以终为始”的职业探索实践。学校不要求学生通过选修AP课程决定职业方向,而是借助职业测评、专业人士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发掘自身优势,并将AP课程内容与真实职业场景结合,让学生以探索者身份预演未来。她指出,68%的中国学生正依据个人兴趣和优势选择发展路径,反映出对教育真实价值的追求。Della建议升学顾问应打破“唯排名论”,关注教育本质与学生长远发展,从而缓解焦虑。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Terence Sim介绍,新国立设有“未来毕业生中心”,从大一即通过“roots and wings”系列课程,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冲突管理、实习经验及全球视野,并辅以简历与面试指导,系统提升其职业素养。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Erica Sanders表示,密歇根大学鼓励学生以问题为导向构建学习路径,并通过跨学科协作促进创新。职业发展中心从大一即介入,帮助学生从课程中提炼分析思维、沟通等实用技能,避免毕业前的“临时准备”。

悉尼大学的Sherrie Huan介绍,悉尼大学在学位课程中内置实践环节,如工程专业需完成600小时实践,传媒专业需完成40小时技术实践。此外,学校设有“行业参与团队”,协助学生顺利从课堂过渡至职场。

多伦多大学的Ryan Hargraves提到,多大提供覆盖金融、非营利等领域的带薪实习机会,并借助多伦多丰富的艺术资源,为学生提供影视、融媒体等实践平台。他强调,学校也依托加拿大包容的移民政策,帮助国际生延长学习与实习许可,积累国际经验。

Carol则重点介绍了大学理事会即将在2026年推出的两门AP职业启航课程:AP商科与个人理财以及AP网络安全。这些课程兼具学术性与职业性,学生可同时获得AP学分和雇主认可的行业证书。与会嘉宾高度评价这些课程,认为其代表教育从“知识传授”向“未来准备”转变,有助于学生构建通用能力、激发跨学科兴趣并提前建立职业意识。

04

平行分论坛

走进幕后:2025美国大学申请趋势全解析

大学理事会国际高校关系总监Scott Smith主持了这场专门针对申请美国高校的论坛。普林斯顿大学招生主任Whitney Green、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助理副教务长、本科招生办行政主任Erica Sanders、麻省理工学院招生院长Stu Schmill,以及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升学指导副主任邹培为大家全方位解读了美国大学申请流程中的各项环节,并说明了各自的院校的特色及具体要求,让大家更直观地体会了美国高校对申请者的全方位分析、以人为本的独特性。

环游世界一小时:掌握全球招生最新动态

大学理事会国际高校关系总监Scott Smith主持了这场这场关于申请不同国家和地区高校的讨论。牛津大学国际招生主任James Brown、IE 大学招生与外展事务院长Miguel Costa、多伦多大学招生与外展事务执行主任Ryan Hargraves、新加坡国立大学副院长兼副教授Terence Sim、悉尼大学国际招生部地区高级主管Sherrie Huan以及北京十一学校升学指导中心主任华夏分享了各自院校和国家的重要最新动态,并就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探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院校提供建议。

跨学科・新管理・育未来:国际高中领导的创新之路

大学理事会国际部亚太高级总监林涛主持了这场富有启发性的论坛讨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主任赵玥、北京四中国际校区副校长王实、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高中部副校长徐明共同参与,围绕国际学校在课程建设与教师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展开交流。论坛聚焦于国际学校的跨学科创新与新型管理模式。与会嘉宾一致认为,AP Capstone课程在研究方法与学术训练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并分享了学生在多个领域开展跨学科研究的成功案例。此外,嘉宾们还就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师选用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答疑和交流。

构建面向未来的AP系统:从学生数据到课程设计与实施

大学理事会国际部亚太副总监赵海科主持了本场高中领导和国际项目研讨。上海中学国际部高中校长马峰、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主任朱志东、重庆南开中学国际课程中心主任兼升学负责人容怡,重点围绕“数据驱动的AP课程新生态”展开讨论。三所学校均在教学中应用了PSAT考试,并分享了PSAT数据在评估学生能力、指导AP选课及实施差异化教学方面的重要作用。与会嘉宾一致强调,应把AP视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而非单纯应付考试,呼吁打破“唯分数论”,减少教育的功利化倾。在交流教学与选课经验时,重庆南开中学国际课程中心容怡还指出,与一线城市国际学校不同,二三线城市教育机构常面临家长对PSAT考试及AP选课的质疑与配合度不足等现实难题。

05

主论坛3

人工智能时代的国际高等教育:

机遇与挑战

发言嘉宾

●James Brown,牛津大学本科招生与国际学生招生主任(英国)

●Miguel Costa,IE大学招生与发展执行主任(西班牙)

●Whitney Green,普林斯顿大学招生主任(美国)

●Ryan Hargraves,多伦多大学招生办公室执行主任(加拿大)

●Sherrie Huan,悉尼大学国际招生部地区高级主管(澳大利亚)

●Erica Sanders,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助理副教务长、本科招生办行政主任(美国)

●Stu Schmill,麻省理工学院招生院长(美国)

●Terence Sim,新加坡国立大学招生副院长(新加坡)

●Rushi Sheth,大学理事会国际部副总裁(主持)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它正在重塑大学招生、评估和教育学生的方式。作为本次大会的压轴环节,本场论坛延续了去年广受关注的AI主题,由大学理事会国际部副总裁Rushi Sheth主持,特邀8所高校的招生代表,共同探讨AI在招生中的应用现实与其引发的深层议题。讨论聚焦于多个关键问题,包括高校是否应在招生中采用AI技术、如何评估AI参与生成的申请文书,以及各校对AI使用的相关规定与学生权益保障等。嘉宾们还围绕AI在申请筛选、学生服务与学术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潜在顾虑及校方提供的AI资源支持等,交流了观点与实践。

06

颁奖仪式

年会的最后,大学理事会为部分AP学校颁发了两个特别的奖项,对他们在AP教学中的特殊成就做出了肯定和赞赏。

获得“2025年AP Capstone中国荣誉学校”殊荣的有37所学校,他们连续两年都做到了有学生成功完成了AP Seminar和AP Research两门最高难度的AP研究课程,在AP考试得到3分以上,获得了AP Capstone证书或文凭,充分体现了教学的高质量和连贯性,因此颁发特别奖。

获得“2025年AP课程拓展奖”的总共有41所学校,他们在过去两年中,进入了AP课堂(AP Classroom)参加学习的学生人数连续两年持续增长,让更多的学生获得了学习AP课程的机会。

同时获得“2025年AP Capstone中国荣誉学校”与“2025年AP课程拓展奖”双项殊荣的学校共有12所,这些学校在AP教学实践中展现出卓越的探索精神与教育担当,更致力于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优化,为学生搭建起全面而深入的国际化学习平台。

07

闭幕致辞及Collegefair大学展

最后,大学理事会国际部副总裁Rushi Sheth为本次中国年会闭幕致辞。Rushi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鼎力支持,以及各国大学代表、AP学校和国际教育同仁的积极参与表示衷心感谢。

Rushi Sheth闭幕致辞现场图

本届年会后的大学展及招待会,为参会者与高校招生代表提供了面对面进一步的交流机会。

*以上内容来自College Board官方账号

 

济南新东方国际教育专注于雅思、托福、AP、IB、A-Level、SAT&ACT、OSSD、IGCSE、AEAS、小托福、KET、PET、Global You英语提能课程等国际(课程)考试,提供专业系统的备考辅导及贴心靠谱的规划指导~有任何课程需求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 

→欢迎您直接来电咨询:☎13132279300← 

→或添加官方客服微信:✉xdflxxx666←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