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济宁大学考试>正文

2026年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2025-07-11 11:30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新东方考研

近日,2026年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微生物学》考试大纲公布了,请各位同学查收。

在多数考生还聚焦于2025考研资讯的当下,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已然重磅发布了其 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的参考书目与考试大纲。这一“超前”举动,无疑为志在报考的26届学子们提供了巨大的信息优势和宝贵的备考先机。

一 、考查目标

《微生物学》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研究生 招生考试初试科目之一,也是生物工程专业和生物技术及相近专业 的重要基础课程。该科目旨在考查考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手段, 主要包括: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鉴定、营养、生理代谢、遗传 变异、育种、生态分布、微生物工业及产品概况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判别考生是否具备开展生物与医药应用研究 方向有关的创新性科学研究、生产、开发与应用的潜力。从而为国 家培养具有良好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的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 一)考试形式

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试卷结构

1.名词解释:约占20分

2.填空题:约占15分

3.选择题:约占25分

4.问答题:约占60分

5.论述题:约占30分

(说明:以上题型及分值分配仅作参考,根据需要可作调整)

三 、考查范围

1.绪论

微生物的五大特点,生物界的分类,微生物学发展简史、特殊人 物及其贡献,微生物学在生命学科中的地位及前景。范围:了解微生 物及其特点;理解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微生物学在生命学科中的 地位及前景;掌握生物界的分类,微生物学发展简史、特殊人物及其贡献 

2.原核微生物

细菌的一般和特殊结构,鞭毛、芽孢特殊结构及意义,革兰氏染 色的原理,芽孢、糖被、菌落等概念。范围:了解放线菌、篮细菌及 其他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繁殖;熟悉并掌握细菌的细胞结构、 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和主要操作步骤、细菌和放线菌个体形态、液体培 养特征和菌落形态特征,了解细菌和放线菌的繁殖方式及其蓝细菌、 支原体和衣原体等其他原核微生物的一般特征;掌握细菌的一般和特 殊结构,鞭毛、芽孢特殊结构及意义,革兰氏染色的原理,芽孢、糖 被、菌落等概念以及芽孢的抗逆性机制。

3.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区别,酵母菌的繁殖方式,霉菌的形 态结构与繁殖。范围:熟悉并掌握酵母菌的形态结构、液体培养特征、 菌落形态特征和主要繁殖方式、生活史类型,掌握霉菌的形态结构、 液体培养特征和菌落形态特征;理解芽殖与芽裂殖的区别;掌握真核 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区别;了解霉菌的主要繁殖方式、形态结构及 繁殖方式,以及各类真核微生物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4.病毒

病毒的概念、特点及繁殖过程,温和噬菌体、烈性噬菌体、前噬

菌体、盲传、噬菌斑等概念,溶原性细菌的定义及特点,病毒的研究 方法。范围:了解病毒的研究方法;理解病毒的概念、形态结构及特 点;掌握温和噬菌体、烈性噬菌体、前噬菌体、盲传、噬菌斑等概念, 病毒繁殖过程,溶原性细菌的定义及特点;掌握噬菌体的分离检查方 法及其对发酵工业的危害与防治。

5.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营养物质的运输方式,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凝固剂的优劣。范围: 了解微生物的六大营养物质及功能,微生物的营养类型;理解微生物 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掌握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各类培养基的配制方 法和适用范围。

6.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微生物纯培养的分离及生长规律,温度对微 生物生长的影响,干、湿热灭菌。范围:了解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 理解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湿热灭菌的原理;掌握微生物纯培养 的生长及其测量方法,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的方法,干、湿热灭菌 步骤及其注意事项;熟悉并掌握微生物代谢调节理论和代谢的人工调 控及其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7.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证明自发突变的两个典型的实验,转导、转化、接合的发现,普 遍性转导与局限性转导的区别,诱变育种的定义及方法步骤,营养缺 陷型菌株的筛选与分离方法,原生质体融合育种、基因工程定义,菌 种保藏的一般方法。范围:了解微生物的遗传变异的基本理论知识、

突变类型及原因,菌种保藏的一般方法;理解证明自发突变的两个典  型的实验;掌握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的实验证明,细菌的基因转移和  重组方式,普遍性转导与局限性转导的区别,诱变育种的定义及方法,

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与分离方法,营养缺陷型、转导、转化、接合、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基因工程等概念;掌握微生物诱变育种的原则和  方法、杂交育种的原理和各类突变体的筛选、检出与鉴定方法,了解  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及其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微生物生物技术等相  关知识。

8.微生物的生态

微生物与其生态环境关系的主要类型,引起水体污染的生物因素及  治理。范围:熟悉并掌握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菌种资源开发知  识和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了解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及措施;掌握拮抗、共生、水华、赤潮等概念。

9.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通用分类单元;学名的构成、重要微生物的学名;“三域”学说及 其发展;)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经典方法和现代方法;权威性的原核生 物分类系统和菌物分类系统纲要。范围:熟悉并掌握微生物通用分类 单元、学名的构成、重要微生物的学名、分类依据和命名原则;理解 “三域”学说及其发展;掌握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经典方法和现代方法。

四、参考书目

书名: 《微生物学》(第1版);作者:王宜磊方尚玲刘杰;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5月。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