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新东方游学>正文

西安研学 | 穿越盛世长安,对话五千年中华文明

2022-09-15 14:02

来源:新东方游学

作者:Jason

李白三入长安,称长安似梦,盼何日归期

孟郊登科,春风得意之时,一日看尽长安花

 

西安,一张中华文化的当代活名片

行走十三朝古都,对话五千年历史

在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中浸泡过的孩子

更能读懂中华文明的旖旎壮丽

2022盛夏,与长安相遇。短暂的西安研学转瞬即逝,多彩的西安却给孩子们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在穿越周秦汉唐·西安关中研学营里,孩子们体验别样的课堂。

孩子们眼中的西安是什么模样?

让我们走近西安关中文化研学营

穿越周秦汉唐,了解这座千年古都

 

-❶-
历史研学,增进人文素养积淀

行走西安,孩子们触摸历史、眺望未来。数不清的诗人、文学家曾经在这座古城生活、学习,西安,是孩子们走近历史的最好课堂。提高人文素养,熏陶高雅情操。

探访华夏宝库,拉近孩子与历史的距离。张望四周,镶金兽首玛瑙杯讲述着唐朝的繁荣,面前的大袖深衣彰显汉朝的礼制,右侧的古书记录秦朝的繁盛。那样遥远的历史,此刻却近在咫尺。

世界第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震撼心灵的同时,启发着对未来的思考。在古代,这些精致如生的人俑是如何制造的呢?

中国古代超前的工艺技术和丰厚国力激起了他们心中的民族自豪感,激励他们发展自身,建设祖国,重现辉煌。

这次旅途我们参观了很多历史古迹。曾经我误以为历史很无聊,现在我的看法得到了转变。第一次觉得历史也曾经这样鲜活,这样有生命力和趣味性,之后回到学校,我想我会更加喜欢历史,从阅读更多历史故事开始。
张文迪 12岁 西安关中文化研学营 营员

 

-❷-
艺术研学,孕育成长创造力

西安碑林博物馆,名家大师的文化盛宴。丛立如林的碑石中,古代大家的思想遗产触手可及,不遗余力地泼洒着文学的魅力和力量。

营员们穿梭其中,惊叹于或磅礴大气或清秀娟丽的书法作品,从老师那里得到人生忠告、生活感悟、经验教训,被碑林文字充沛的魅力所裹挟,孕育着自己的文学成长。

在曾经作为玄奘珍藏佛教经书的大雁塔,营员们了解了唐玄奘生平,取经译经过程及汉语贡献,然后学习了佛教艺术在哲学、雕塑、绘画等方面的成就。

仰望塔身,亲身感受大雁塔的魅力。大雁塔不仅给了孩子们以历史知识、文学熏陶、宗教文化的教育,它自身还让营员们感受到了古代建筑的美丽和力量。

面对穿越古今的艺术品,营员们累积着艺术素养,培养着艺术兴趣,激发着艺术灵感,今天阅读大家名篇、观赏古代建筑的孩子,也许是明天的艺术大师。

这次旅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西安碑林博物馆。我平时有练习书法的爱好,这次去到西安碑林,见识了很多名家大师的作品,让我看到了自己和名家之间的差距,书法不仅仅是“写一手好字”。我想未来在书法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模仿他们开始,然后发展自己的风格。
谢博文 15岁 西安关中文化研学营 营员

 

-❸-
冷兵器时代探秘,军事地理“第一课”

穿越长安城,孩子们在西安古城墙探秘冷兵器时代的国防力量。这座城墙曾经用于军事防御,保卫长安城的安全,雄厚方正,巍然耸立,给营员们一种坚固持重和凛然难犯之感。

对军事感兴趣的营员则一眼发现了吊桥、闸楼、箭楼等军事设施。在城墙上俯瞰西安,美景尽收眼底,古老和现代无比和谐地共存。

西安古城墙是一本古代军事的无字教科书,营员用步伐阅读它,学习古代军事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从而激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未来职业规划也许也会随之清晰。

我对军事知识一直很感兴趣,这次来到西安,我最想去的就是古城墙,果然名不虚传。她的设计理念、布局给我很多想法和启发,也让我对军事的兴趣更加蓬勃发展。今后我会继续发展兴趣,了解军事,争取未来从事相关的工作,保卫中国未来的安全与和平。
王宇然 14岁 西安关中文化研学营 营员

 

-➍-
建筑研学,深入思考未来方向

见惯城市中钢筋建筑,千篇一律的结构看不到太多色彩。在西安,遇见不一样的建筑美。

大明宫被称为“千宮之宫”,宫殿群宏伟壮观。孩子们探访大明宫,领略唐朝宫殿群的壮美。从丹凤门进入,参观巍峨耸立的城楼;步入殿厅,俯瞰规整有秩的宫殿示意图。

有人惊叹,有人细细观察,在这座历史的宫殿中,千年前的工匠仿佛穿越而来,在孩子们眼前以滚木、石砌,搭建起一代帝国大朝正宫。

孩子们不禁思考,科技发达的当代,城市是如何规划、如何建设的呢?未来,自己能够为中国城市建设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呢?

唐朝真是非常繁华和发达,很多经济贸易、城市规划的知识和理论即使到今天,也不能说完全过时了,还能够让现代人从中汲取养分。今后我希望自己能够全面发展,建设我们的现代城市,让我们今天的城市也焕发出这样的光彩。
宋杰飞 14岁 西安关中文化研学营 营员

 

-❺-
互动课堂,欢声笑语中共同进步

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互动课堂吗?小小少年,齐聚一堂,听导师声情并茂的历史课堂,讲述从周朝分封制以来的中国历史。举手、鼓掌、提问……沉浸于大语文的课堂,欢乐融洽。

小组制分工学习:在导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自发形成小组,在空白的大纸张上发散思考,自制“小组形象标识”,在认真活泼的讨论氛围中,孩子们凝聚了“团魂”。

我在西安传承中华文化。手工陶俑、丹青笔墨都是中华文化瑰宝,孩子们在课堂上亲手捏出“兵马俑”,屏气凝神书写一副丹青字帖,文化在此传承,孩子的人文素养在沉浸式体验中得到升华。

我爱历史,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是绝佳的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载体,在这里,就像穿越一样,我和周秦汉唐相遇,和古诗词相遇,深深体会了历史的魅力。不仅如此,新东方提供给我们实践的机会,在动手实践中了解历史,更为我提供了结实新朋友的机会,是一次综合提升的机会。
李欣然 14岁 西安关中文化研学营 营员

Achievements
研学心声

一次研学,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成长?是知识储备量的提升?还是见识与眼界的拓展?亦或是成长道路上的启发?且听新东方营员如何说:

许昕如

新东方营员

开拓了眼界,我看见了更美的世界!
我有幸踏上了这片土地,抚摸这里的一草一木,用脚步丈量这里的山河。

我不仅仅欣赏到了让人叹为观止的美景,还习承厂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领略古人的智慧。跟着师长同学,游览别有洞天的自然、人为景观,听老师讲解文物,美景的故事,由来。

TOM

新东方营员

因为西安,我爱上了秦腔!
我爱上了秦腔,感受到了这种艺术形式的魅力。未来我想我又多了一个爱好,就是听秦腔,放松身心,陶冶情操。

同时我觉得我对不同的文化和特色,也更加包容了,未来我也会学习和接纳其他民族甚至是其他国家的文化,开阔眼界,培养自己的全球视野。

Lucas

新东方营员

行走西安,我发现了一座宝藏城市
我觉得西安真是一座宝藏城市,有这么丰富的文化。之后回到我生活的城市,我要有意识地去关注我们的地域文化特色,并且发挥我社会未来主人翁的责任感,去保护我们的地域文化。

 

在西安关中文化研学营

唐代历史不再是历史课上无起伏的乏味讲解,

文学不再是机械重复的背诵,

秦始皇陵不再是走马观花式游览……

孩子在这里得到切实成长

更有格局、更有品味、更具人文素养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