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校长:好的人文教育,足以影响孩子一生
2022-10-19 13:47
来源:新东方游学
作者:Jason
曾经,美国提出的STEM教育模式风靡全球
即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
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数学
近几年,STEM教育发展成STEAM教育
添加的字母A,代表着arts艺术
即青少年人文历史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培养
也被称为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不是单纯的专业知识传授或灌输,而是一种着眼于人的教育,强调思考、理智、和判断。
专业教育可以告诉学生“是什么”和“怎么做”,而人文教育则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和“为什么”。这样的转变,让孩子的学习“求知识”提升到更“求智识”。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衰退,知识会被遗忘和陌生化,但是内化于心的人文底蕴和思想素养,一直会不自觉地在行为和生活中展现出人文的智慧。
人文教育是构建“自我意识、性格特点,以及真知灼见”的源泉,是领导力的决定因素。人文教育使得孩子有更为卓越的眼光,不只看到自己,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更可以挑战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物,而这种思维方式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哈佛校长 福斯特
曾经有一项哈佛大学的调查,发现学霸的读书清单中,人文历史类的书籍最多。
把视野从西方移到东方,北京市2018年的高考文科状元曹婧怡在分享经验时也曾表示要多读历史:“我的历史启蒙是从历史漫画开始的,这份兴趣对我而言不只是开阔了视野,对我的学习帮助也很大。”
学霸们都喜欢历史绝不仅仅是巧合,人文历史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的启发作用,这种从小树立的历史思维和全局思维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I
注重思考,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
人文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是一种价值观和信仰的启发。学习人文历史,有机会让孩子设身处地站在古人的角度去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生活,去研究事情的发展走向,从而去追溯事件的因果和发展逻辑。
这种从人文历史的学习,重视的不是“记忆”和知识的堆砌,而是对“思维”的训练和“价值观”的养成。
有了这样的价值观和思辨能力,才能逐渐提升判断力,对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正确的思考,能够独立地判断是非,辨别真善美丑恶,而不是人云亦云。
II
开拓思维,让孩子拥有眼界和格局
人文历史能帮助孩子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学习人文历史,有助于孩子拓宽人生阅历,了解古今中外不同时空发生的事情,打开知识链路。
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从历史看未来,见识过历史上人和事的变化,思考历史更替的法则,学习不同的处理事务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才能处变不惊,用更加宏观的视角去看世界。
III
涵养智慧,提升孩子的硬核“软实力”
人文教育强调是智识的培养,这种智识教育不等于知识。
智识可以满足人生的多层次需求,首先是生存需求,我们的孩子可以通过掌握知识去工作谋生,然而,孔子曾说过“君子不器”,人的追求并不止于掌握专业技能来谋生存。
努力谋求知识,尤其是人文知识,为的是精神的涵养,从人文知识中,不仅可以得到鲜活的文化熏陶,还能够平和心性、荡涤心灵,启迪智慧。
这种智慧非一日之功,而是日积月累中形成,并且对孩子的为人处世带来巨大影响。
仅凭教材书上接触到的人文历史是浅显片面的,只有让孩子们亲身探索,沉浸式研学古今历史,才能培养孩子联络古今的能力,激发孩子的创作想象力。
落脚每一座文化城市,感受每一段人文场景,让孩子们懂得俯瞰思考,跳出思维上的“舒适圈”,敢于挑战未知的事物,用更广袤的眼光看世界。
今年寒假
新东方为孩子带来6大王牌人文素养研学
邀你一起穿越千年,探索中华千年文明
让孩子通古今,晓人文!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