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数字经济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2025-08-31 19:25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新东方考研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数字经济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03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说明:
1.本科目考试时不得使用计算器。
2.请考生随时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招生动态栏目(网址https://yjs.cueb.edu.cn/zsks/zsdt/index.htm),如有大纲更新或变动,均以官方网站的最近通知为准。
一、考试目的
数字经济专业基础考试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招收数字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编写《考试大纲》目的是科学、公平地测试学生对于微观经济学和数字经济概论等基本知识的掌握,使考生能够以经济学为根基,理解数字经济的运行规律,掌握大学本科阶段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研究方法以及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以保障被录取的学生具有基本的数字经济理论知识和现代经济学理论素质,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经济学基础。
二、考试范围
本考试大纲综合了微观经济学和数字经济概论两大部分:其中,微观经济学参考《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上册中的部分章节,包括第一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二章消费者选择、第三章企业的生产和成本、第四章完全竞争市场、第五章不完全竞争市场、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的和收入分配、第八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数字经济概论参考李三希主编的《数字经济概论》中的部分章节,包括第一章数字经济概览、第二章网络外部性与市场需求、第四章数字经济下的竞争与市场结构、第五章数据要素市场、第八章数字经济的新业态与新模式、第九章企业数字化转型、第十章产业数字化转型、第十二章数字经济中的劳动力市场、第十六章数字经济反垄断监管。
三、考试基本要求
1、准确掌握微观经济学和数字经济概论的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
2、准确理解并掌握微观经济学和数字经济概论的基本原理。
3、对微观经济学和数字经济概论的基本原理进行正确的表述、解释和论证。
4、正确运用微观经济学和数字经济概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释、分析经济现象和实际经济问题。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题时间:预计180分钟,以我校实际招生简章公布为准。
3、题型及分值:(仅供参考,实际考试可能有所不同)
简答题:90分(6小题,每小题15分)
论述题:60分(3小题,每小题20分)
3、各部分内容考查比例:
微观经济学约占40%、数字经济概论约占60%
五、参考书目
1、《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上册,《西方经济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
2、《数字经济概论》,主编李三希,副主编刘小鲁、杨继东、程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
第二部分 考试内容
一、微观经济学部分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
第二节 供给
第三节 市场均衡
第四节 弹性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一节 效用理论概述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第三节 预算约束线
第四节 消费者均衡
第五节 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一节 企业
第二节 生产函数
第三节 短期生产函数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
第五节 短期成本函数
第六节 长期成本函数
第四章 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节 企业收益、市场结构和利润最大化
第二节 完全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第三节 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
第四节 完全竞争企业和市场的长期均衡
第五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节 垄断
第二节 垄断竞争
第六章 生产要素市场的和收入分配
第一节 完全竞争和要素需求
第二节 要素供给的一般理论
第八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垄断
第二节 外部性
二、数字经济概论部分
第一章 数字经济概览
第一节 数字经济的内涵与构成
第二节 发展数字经济的意义与挑战
第二章 网络外部性与市场需求
第一节 网络外部性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 网络外部性与市场需求
第三节 网络产业的市场竞争特征
第四节 影响网络外部性发挥作用的因素
第四章 数字经济下的竞争与市场结构
第一节 数字经济下的市场竞争
第二节 平台竞争
第五章 数据要素市场
第一节 数据要素与数据市场
第二节 数据要素产业链
第三节 数据确权
第四节 隐私与安全规制
第八章 数字经济的新业态与新模式
第一节 数字经济的新业态与新模式的背景及内涵
第二节 数字经济的新业态与新模式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数字经济的新业态与新模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节 数字经济的新业态与新模式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第五节 数字经济的新业态与新模式的推进政策及发展趋势
第九章 企业数字化转型
第一节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含义
第二节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量
第三节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
第四节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组织变革
第五节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分析
第十章 产业数字化转型
第一节 产业数字化的背景与内涵
第二节 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
第三节 产业数字化的路径及效应
第四节 产业数字化的争论与治理
第五节 产业数字化的制约因素和推进政策
第十二章 数字经济中的劳动力市场
第一节 数字经济按需灵活用工的一般特点
第二节 数字经济按需灵活用工的意义
第三节 数字经济按需灵活用工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第四节 我国按需灵活用工存在的发展问题与治理
第十六章 数字经济反垄断监管
第一节 数字经济反垄断法概述
第二节 禁止垄断协议与算法合谋规制
第三节 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与滥用平台力量的规制
第四节 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与数字市场并购
第三部分 题型示例
考生请注意:题型示例仅供参考,每类题型仅提供1道例题,实际考试试题数量与本部分不一定相同。
一、 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小题,共90分)
1、简述除价格因素外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
2、如何理解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3、简述市场结构的划分依据。
4、什么是网络外部性?举例说明什么是直接网络外部性、间接网络外部性和跨边网络外部性。
5、简要分析一下数据确权的不可能三角。
6、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有哪些?
二、 论述题及参考答案(每小题20分,3小题,共60分)
1、阐述价格歧视的含义、实现条件和类型。
2、阐述数字经济的按需灵活用工如何改变了劳动力市场的运行?
3、阐述我国推动产业数字化有哪些措施?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