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泰安大学考试>正文

2026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卫生综合考试大纲

2025-08-31 23:25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新东方考研

353·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卫生综合考试大纲

一、主要考核内容

(一)流行病学

1 、流行病学的概念,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范围,流行病学的 病因概念,流行病学病因判断的标准。

2 、五个发病指标和四个死亡指标的英文、定义、计算公式、用途和应用注 意事项,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指标及疾病的三间分布。

3 、现况调查的概念和分类,结合实例熟悉现况调查的设计、存在的偏性及 其控制方法 。队列研究的概念、种类、资料分析方法、优缺点、可能存在的偏倚 及其控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的定义、特点和用途,研究疾病与暴露因素的关联 性与关联强度的分析方法。

4 、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偏倚的分类及其概念,如何控制选择偏倚、信息偏 倚和混杂偏倚。

5 、传染流行过程、传染源、病原携带者、传播途径、 医源性传播、垂直传 播、人群易感性、疫源地等概念,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6 、疾病监测、主动监测、被动监测的概念,慢性病的三级预防措施。 临床 疗效研究的特点,随机对照试验选择研究对象的原则,RCT 中常用的对照,RCT 的偏倚及其控制,影响预后的因素,预后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

7 、筛检、灵敏度、特异度、假阴性率、假阳性率、正确诊断指数、 阳性预 测值、 阴性预测值,筛检评价指标的计算以及提高筛检试验效率的办法。

8 、循证医学、meta 分析的定义,循证医学的基础,循证医学的特点,meta 分析中常见的偏倚。

(二)卫生统计学

1 、统计学基本概念: 总体与样本、 同质与变异、变量的类型、参数与统计 量、概率、 小概率事件及其原理。

2 、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的算术均数、 几何均数、 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和适 用条件;描述定量资料离散趋势的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 数的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 掌握常用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

3 、相对数(频率、 强度和比)及常用指标、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 标准 化率的概念与计算。

4 、三个常用概率分布(正态分布、 二项分布和Poisson 分布) 的概念、特

征和图形; 医学参考值的计算。

5、均数及频率抽样误差的概念和标准误的计算;总体均数 95%和99%置信 区间的计算及适用条件; 正态近似法计算总体概率的95%和 99%置信区间及适 用条件; 标准差与均数标准误的区别。

6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与步骤;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 t 检验、成组 t 检验、配对 t 检验、t 检验的应用条件; I 、II 类错误和检验效能。

7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变异和自由度的分解方法(完全随机设计、 随机 区组设计); 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

8 、卡方检验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条件; 四格表、配对四格表和行(列表的 卡方检验; 不同设计类型的秩和检验的实施方法及其应用条件。

9 、散点图与线性关系;Pearson 积差相关、Spearman 等级相关的应用条件, 相关系数的计算与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与回归有关的基本概  念; 回归系数检验的意义与方法; 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10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基本原则;几种常用设计方法及其应 用,调查设计: 常用的调查与抽样方法、调查表的制定与考评。

(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1 、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与方法。

2 、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的基本概念,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的方法, 必需脂肪酸和膳食纤维的种类及生理功能,热能消耗的内容及热能供给量及适宜  比例;各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以及缺乏或过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各类  矿物质的吸收、代谢和食物来源。

3 、植物化学物的定义和分类。

4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5 、 公共营养的概念。

6 、孕妇、乳母、特殊年龄人群的特殊营养需求。

7、食品污染的基本概念及分类;水分活度、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最近似数、 食品的腐败变质的基本概念;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指标及防止措施;N-亚硝基化  合物、 多环芳烃化合物、杂环胺类化合物的食物来源及其预防措施。

8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使用要求; 抗氧化剂、护色剂、 防腐剂的定义。

9 、超高压食品和微波食品的卫生学问题。

10 、蔬菜、水果、 肉类、鲜奶、食用油脂的主要卫生问题。

11、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的基本概念;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防治原则;沙门 菌食物中毒的诊断和治疗;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学特点;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 毒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中毒机制;河豚 中毒的预防措施;毒蕈中毒有毒成分的来源及流行病学特点及中毒症状;化学性

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 效解毒剂。

12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定义。

13 、食品安全标准的定义; 食品中有害有毒物质限量标准的制定。

(四)毒理学基础

1、毒理学概述、毒理学简史、毒理学研究方法、毒理学应用及毒理学展望。

2、毒物和毒效应、剂量和剂量-反应关系、选择性毒性、靶器官和高危人群、 生物标志、毒性参数和安全限值。

3 、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

4、毒物的 ADME 过程与靶器官、靶分子的反应、细胞调节功能障碍、修复 障碍、毒物毒作用的表观遗传机制。

5 、毒作用影响因素-化学物因素、机体因素、暴露因素、环境因素及化学物 的联合作用。

6 、一般毒性作用、 急性毒性作用、局部毒性作用、短期、亚慢性和慢性毒 性作用。

7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的类型、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的机制及后果、机体 对致突变作用的影响。

8 、化学致癌过程、化学致癌机制、化学致癌的分子事件、化学致癌物的分 类。

9 、发育毒性与致畸性、 已知的人类发育毒物或致畸物、致畸(发育毒性) 作用机制。

10 、 呼吸毒理学、 心血管毒理学、骨骼毒理学。

 

二、主要参考范围

(以下书籍仅供参考)

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