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升本想换专业应该怎么办?
2025-10-27 14:40
来源:山东专升本
作者:liruixue
各位准备山东专升本的同学们!是不是经常被“能报几个专业?”、“能不能跨专业?”、“考上后能换专业吗?”这些问题搞得一头雾水呀?别急,小编今天就化身你们的专属答疑官,结合最权威的政策资料,给你们把这事儿掰开揉碎讲明白!
一、能报考几个专业?
简单来说,校荐生、自荐生、建档立卡家庭考生,理论上最多都可以填报70个“专业+院校”平行志愿。 这给了大家非常大的选择空间,可以把自己心仪的专业和学校组合都填上去。
但是!这里有个非常重要的“但是”!这70个是上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填满70个。你能实际填报多少个志愿,完全取决于你的专科专业在官方发布的《专业指导目录》里对应多少个本科专业。
常见情况:像文史、管理、经济、理工这类专业大类,对应的本科专业较多,同学们通常能填报15到40个不等的志愿。
特殊情况:而部分医学类、师范类等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对应的本科招生专业和院校数量本身就少,所以能填报的志愿数量也相对较少,可能都达不到15个。
核心限制:在选报时,所有你选择的本科专业,它们对应的《高等数学》考试科目必须相同(分为高数Ⅰ、高数Ⅱ、高数Ⅲ),一旦选定了考试科目组合,你的可报考专业范围也就确定了,不能更改。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专科专业“A”对应了5个本科专业(B1. B2. B3. B4. B5),其中B1/B2/B3考高数Ⅰ,B4/B5考高数Ⅱ,那么你只能从【B1+B2+B3】或【B4+B5】这两组里选择一组来报考,不能混着报。
所以,不要再纠结“是不是必须填满70个”啦,关键是要查清楚你的专业在《指导目录》里到底对应哪些选项。
二、可以跨专业吗?
山东专升本的政策是: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跨专业,但绝不能跨专业大类。 也就是说,你只能报考与你专科专业相同或相近的本科专业,这些专业同属于一个专业大类。
操作指南:你所需要做的一切,就是查询每年省教育厅发布的《山东省普通高校专升本对应专业指导目录》。这个目录会清晰地列出你的每个专科专业可以报考的所有本科专业。 比如,你专科学的是“市场营销”,根据目录,你除了能报市场销的本科,可能还可以报考“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同属管理大类的专业。
特殊限制:医学类专业的严格要求:对于想报考医学类专业的同学,规则非常严格!报考医学类专业专升本的,所学医学类专业应保持相同。 这是为了确保专业的连贯性和人才的专业性。特别是专科中医骨伤专业是例外,它对应的是本科中医学专业。 政策明确规定,将来需要参加医师、护士等资格考试的考生,其专科专业必须符合资格考试的相关规定。 所以,非医学专业的同学想跨考医学本科,基本是不可能的哦。
三、录取后可以转专业吗?
这是一个同学们非常关心但答案很确定的问题:不可以!
政策规定:国家政策和各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都明确规定了,专升本学生录取后,入学就读期间是不允许转专业或换专业的。 因为专升本招生是按专业划定分数线和计划进行的,录取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且学生本科阶段只有两年时间,课程安排非常紧凑,无法支持中途转换专业体系。
未来路径:如果你对录取的专业实在不感兴趣,或者有更深造的打算,普遍的建议是:可以在攻读本科学位期间,通过考研(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来更换专业方向。 考研时对专业的限制相对宽松,给了你再次选择的机会。
四、给同学们的小建议与查询攻略
一切以官方目录为准:在你做任何决定之前,第一件事就是去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或相关官方平台,找到最新的《山东省普通高校专升本对应专业指导目录》。这是你报考的圣经,一切以此为准!
志愿填报策略:虽然可以填70个志愿,但一定要有梯度地填报,遵循“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把最想去、分数要求最高的志愿放在前面,同时一定要有几个录取分数较低、非常稳妥的“保底”志愿,并且 建议选择“服从调剂” 以增加录取机会。
总结一下,山东专升本在报考上给了同学们很多选择(最多70个志愿),但选择必须在规则内进行(同大类内);医学类专业门槛高,不能乱跨;而一旦成功上岸,专业就锁定了不能再换。所以,前期做好调研和选择至关重要!

推荐阅读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