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信阳大学考试>正文

长安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356-城乡规划基础考试大纲

2025-09-07 01:15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新东方考研

356-城乡规划基础考试大纲

一、总体要求

城乡规划基础考试大纲适用于长安大学(083300)城乡规划学、(085300)城乡规划(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内容包含国土空间及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城市建设史、外国城市建设史。要求考生对其中的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理解,对知识能够综合运用。了解当前城乡规划建设中的重大事件与热点问题、城乡规划相关研究与前沿理论。系统掌握中外城市建设的演化发展历程以及各时期城市建设的特点,要具有独立思考以及理论表达的能力。

二、基本信息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总分为150分。

三、考试内容

1. 国土空间及城市规划原理部分

1)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2) 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

3) 城市总体布局与用地规划;

4) 国土空间的内涵与规划的基本价值观,空间规划理论、思想的演变与空间发展的基本规律;

5) 面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及其有关内容;

6) 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方法、实施管理等支撑体系有关内容;

7) 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8) 城市设计;

9) 住区规划设计(城乡社区规划);

10) 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

11) 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规划;

12)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13) 城乡规划技术与信息;

14) 城市绿地、景观及公共空间系统;

15) 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

16) 镇规划

17) 乡村规划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主要的技术规范等;

19) 当前城乡规划建设中的重大事件与热点问题;

20) 城乡规划相关研究与前沿理论。

2. 城市建设史部分

1)中国城市建设史:

(1) 殷周时代的城市;

(2)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3) 秦汉时代的城市;

(4) 三国至隋唐的城市;

(5) 宋元时代的城市;

(6) 明清时代的城市;

(7)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8) 帝国主义控制下由“租界”发展的大城市;

(9) 帝国主义独占的新建城市;

(10) 旧城市的新变化;

(11) 由现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影响而发展的城市;

(12) 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城市;

(13)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区的城市;

(14) 革命根据地的城市;

(15) 中国近代城市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2)外国城市建设史:

(1) 古埃及的城市;

(2) 两河流域和波斯的城市;

(3) 古印度与古代美洲的城市;

(4) 古希腊的城市;

(5) 古罗马的城市;

(6) 西欧中世纪封建城市;

(7) 东罗马与俄罗斯的中世纪封建城市;

(8) 阿拉伯国家与其它伊斯兰国家以及印度、日本的中世纪封建城市;

(9)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城市;

(10) 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

(11) 近代资本主义城市的产生和欧洲旧城市改建;

(12) 近代亚非拉殖民地城市和美国新建的大城市;

(13) 近代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14) 14.20世纪二次大战前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15) 战后城市规划与建设。

四、试题结构

基本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综合论述等。

五、参考书目

1.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吴志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中国城市建设史》(第四版),董鉴泓,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 

3. 《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 《交通工程学》(第四版),任福田,人民交通出版社,2023.

5.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第四版),戴慎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3.

6. 《国土空间规划原理》,张京祥,东南大学出版社,2021.

7. 《国土空间规划概论》,彭翀,同济大学出版社,2024.

8. 《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与方法》,林坚,同济大学出版社,2024.

9.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规划师》等专业期刊。

10. http://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等专业网站。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