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老俞闲话>正文

老俞闲话 | 我走、我看、我思(七)——少女峰

2019-03-11 18:40

来源:

作者:

 

到了瑞士,就不能错过瑞士的好山好水。阿尔卑斯山养育了瑞士,考验了瑞士,也成就了瑞士。曾经,因为阿尔卑斯山,瑞士人苦不堪言,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而今天,瑞士的美丽山水和滑雪胜地,成了全世界人民蜂拥而至的度假天堂,瑞士精致的各种产品,又成了人们的购物胜地。

少女峰,是阿尔卑斯山最有名的山峰之一。早在18世纪的时候,就有人试图爬上少女峰,但很少有人生还。欧洲人对于雪山的喜欢,好像就在他们的血液之中,一百年不断有人攀登,前赴后继。更多的普通人,只能站在山脚,远远看看少女峰秀丽的姿态。来来往往居然造就了一个小镇,因特拉肯(Interlaken)。因为在图恩湖和波利恩次湖之间,所以实际意思就是湖间镇。这里是进入少女峰的必经之路,在小镇的草坪上,就能够看到少女峰,在两山之间露出的若隐若现的身姿。

最初我还不知道,看少女峰,是几乎可以一直到山顶去看的。十九世纪末的时候,来看少女峰的人越来越多,当时铁路业兴起,就有人想要从山脚把铁路一直修到山顶,爬升高度接近三千米。于是有人发明了齿轨火车,铁道中间是卡齿,和火车的卡齿对接,卡齿互相咬合,向上攀爬,这样火车能够爬30度左右的坡度,一路向上。

1896年,在工程师盖尔捷勒(AdolfGuyer-Zeller)领导下,瑞士开始兴建少女峰登山铁轨,经过十六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牺牲了几十位工人后,1912年齿轨火车铺上了海拔3454米的山峰上,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火车站。这一纪录延续了100年,直到后来有了中国的青藏铁路,就只能改为欧洲最高了。但少女峰从山脚到山峰,只用了二十多公里,青藏铁路是一直在3000米之上的高原行驶,两者性质不一样。

我们从洛桑出发,到少女峰,路上要两个半小时,沿着日内瓦湖开,一路欣赏日内瓦湖两岸美景。然后再拐向去瑞士首都伯尔尼的道路,一路高速,两边都是山峦草地,中间点缀着瑞士乡间特有的木头房子,充满了田园牧歌的情调。到伯尔尼再拐向因特拉肯方向,沿着图恩湖一路向前,满是湖光山色的美丽风光。

到了因特拉肯,就能够看到少女峰了。我们沿着山道,开到了去少女峰的Grund火车站,然后再登上火车往高处爬,中间还要换乘一趟火车。今天刚好是晴天,火车可以两面观光,都是壮丽的雪山,和雪山脚下的草甸。除了少女峰,周围还环绕着很多俊美的山峰,都在4000米高左右。到了3454米的终点站,有高速电梯把你运送到山峰上(不是少女峰的山头,是边上的小少女峰),观看四周美得令人目瞪口呆、令人窒息的雪山。

另外一个美丽的景致是在冰川里面打了隧道,冰川隧道让你从内部看冰川。那种蓝绿色晶莹剔透的空间,让你感到就像进入了童话世界中的水晶宫一样。站在少女峰前的雪坡上,高山峡谷一览无余,千山万壑奔来眼底。

今天唯一遗憾的是少女峰顶上总有云雾,山头那一点地方不露真容。据说这也是为什么叫少女峰的原因,云雾就像轻纱,笼罩住了少女害羞的脸庞。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快要下山的时候,少女峰上的云雾终于飘走,在阳光下露出了秀丽的峰峦,蓦然给人美人惊鸿一瞥、回眸一笑的感觉,回味无穷。

真正令人惊叹的,不是少女峰的美丽,而是瑞士人征服自然的惊人创新能力。阿尔卑斯山以其艰险,锻炼了瑞士人坚忍不拔的个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一个性和精神,又最终体现在了他们征服高山的行动中,从徒手攀登高峰,到把铁路修到山顶,到把产品做到无比精致,无一不彰显瑞士人不服输不妥协的极致个性。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