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闲话 | 遥看珠穆朗玛峰
2019-03-11 18:41
来源:
作者:
从曼谷飞不丹,一路上三个小时。前面的两个小时,基本上平淡无奇。在飞机上,我吃了一顿早餐,猛喝了一杯咖啡让自己保持清醒,然后打开电脑工作。正觉得劳累之时,突然听飞行员在广播里说,请大家向飞机的左边看,远处的那座白雪皑皑的山峰就是珠穆朗玛峰(Mount Everest)。我赶紧把遮阳板打开,从舷窗看出去,发现很远的地方云层上面,露出了几座白雪皑皑的雪山,根据形状和高度,我一眼就认出来,中间那座金字塔型的最高峰,就是珠穆朗玛峰。
多少年魂牵梦绕,一直想见珠穆朗玛峰的真容,没想到以这种方式见到了。去过拉萨几回,有两次和朋友说好了,要从拉萨开车到日喀则上珠峰大本营去,但都因为没有安排好时间没能成行。朋友中有好几个人都登上珠峰了,先是王石,后来是黄怒波,还先后登上去了三次。今年5月15日,北大山鹰社和北大企业家俱乐部的联合登山队,总共12人攀登珠峰取得成功。其中一位北大校友杨东杰,还是我老乡,用一个塑料瓶装了一瓶珠峰的雪下来。我们为登顶成功开庆功会的时候,每个人的酒里都加了几滴珠峰的雪水,抱着神圣的敬意喝了下去。
有朋友劝我一起去登珠峰,说凭着我的体力和耐力,登顶珠峰充满希望。但到今天为止,我也没有打算去登山,以后也不一定会去登山(我爬山很多,都是雪线之下的山,最高的一次爬到南迦巴瓦峰5000米雪线附近)。
想了想为什么不去登山的理由,可能有三个:
一是登山这样的极限运动,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我放下所有的工作和责任,去训练登山,还没有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
二是我有比较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如果在登山途中突然闪了腰,要被人扛下来是基本不可能的,那就只能死在山上。我倒不怕死,但以这种方式死去,总觉得有点窝囊。比起登山,我还有太多的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去完成。我常常想,如果我死去之后,把我埋在一座开满鲜花的山上,让我在花丛中面对雪山,相看两不厌,是可以的,但把我直接埋在冰雪堆里,我还挺怕冷的。
三是我总觉得雪山是神圣的,尤其是地球最高峰,是被人用来仰视和朝拜的,不是用来踩在脚下的。人把雪山踩在脚下,感觉总有点人类自大狂发作的表现。我觉得应该向西藏人民学习,围着雪山转山,而不是爬到顶上去,这样好像更加尊重大山尊重自然。
尽管我不一定要去登珠峰,但珠峰是一定要看的。带着神圣的心情,崇高的虔诚,去仰视珠峰,感受一下他雄伟的身姿和庄严的仪态,让自己内心多一份敬畏和谦卑,是很好的事情。任何时候我看到雪山,都有一种面向雪山跪拜的冲动。
我本来的打算,是要从山脚下走上去,去朝拜珠峰的,没有想到坐在飞机上看到了珠穆朗玛峰。我们的飞机这个时候大概是在8000米的高度,基本是平视看珠峰。飞机以斜切的方式向着珠峰方向飞过去,每几分钟珠峰就变得更加清晰。最初看到珠峰的时候,大概距离有一百公里,飞机斜切过去,最近距离大概就只有几十公里了。飞机应该是从尼泊尔境内切向不丹。云层上面空气透明度很好,所以山体看得很清楚。我坐在窗边,一面以激动的心情看珠峰及周围的山峰,一面用手机拍照。但距离太远了,手机照不清楚。幸亏我带了相机,尽管焦距也不够长,好歹比手机好一些,总算拉近照了几张珠峰及周围山峰的全景照。
和珠峰连在一起的8000米以上的山峰,从左到右分别是:道拉吉里峰8172米,安纳普尔那峰8091米,马纳斯鲁峰8156米,希夏邦马峰8027米,卓奥友峰8201米,珠穆朗玛峰8844米,马卡鲁峰8481米,洛子峰8511米,干城章嘉峰8598米,但从我照的照片上,就是一溜山峰,具体精确到哪个山峰叫什么名字,我还真不知道。我不是研究喜马拉雅山脉的,从不同的角度照,有的山峰会显得高度不同。有的山峰会被别的山峰挡住。不过在飞机上,老天能够给我一个机会看到大部分山峰,我已经高兴得心潮澎湃了,甚至有了热泪盈眶的感觉。
镜头里,珠峰突然看不见了。原来飞机开始降落,进入了云层。云一下子把珠峰挡住了。我把镜头收起,尽管有点遗憾没有离珠峰更近,但心里已经充满了强烈的幸福感。云层挡住了珠峰,但珠峰一定还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太多的繁琐和迷雾挡住了人性的光辉,其实只要给予机会,让我们站得更高一点,站在云层之上,我们内心的珠峰就一定能够显现出来。就像佛教所说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但要让佛性显现出来,需要我们把内心贪嗔痴慢疑、怨恨恼怒烦等欲念脾气清理干净,光明的佛性自然就露出来了。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