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老俞闲话>正文

老俞闲话|2017年上半年我的阅读书单(上)

2019-03-11 18:42

来源:

作者:

《三千佛塔烟云下》,郭建龙著。★★★★

  对东南亚佛教发展的描述、以及东南亚文化和历史的追溯,读这本书的主要原因是为去柬埔寨旅游做准备。

  相关阅读笔记:1)读《穿越百年中东》2)印度,是我们不可疏忽的存在!

 

《旅行与读书》,詹宏志著。★★★

  因为在路上行走,所以阅读此书。作者对自己在旅途中遇到的事、人、饮食等做了细致的描述,尤其对饮食和相关文化的描述较好。

《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刻意练习》,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著。★★★★

  作者认真讲述了deliberate exercises的作用,人的进步光重复一万次是不管用的,需要在更高境界和思考上重复。

  阅读笔记:人生需要练习 更需要内省和领悟

《帝国崛起病》,黄钟著。★★★★★

  一本分析世界帝国崛起和衰退的好书,是一本有思想深度的书。

  阅读笔记:权力的制约和权利的保护,中国长久繁荣的两大要素

《Inspired: How To Create Products Customers Love启示录》,Marty Cagan 著,七印部落组织翻译出版。★★★★

  该书从人员、流程、产品三个角度介绍了现代软件(互联网)产品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理念,对于其他方面的管理,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阅读笔记:丢掉抱怨 去寻找电灯开关或者让太阳升起来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陈丹青等的采访录。★★★★

  一些著名的作家、独立知识分子谈自己对于这个时代的爱和怕。一本了解名人当代思想的好书。

  阅读笔记:读《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

《一百年漂泊》,杨渡著。★★★★★

  非常好的家族回忆录,叙事平实真切,该书讲述一个台湾农民家族,从晚清到日据时代,再到光复后国民党主政的七十年,几代人一路走来的真实故事;呈现了台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寻常农村生民的社会生活史。

  阅读笔记:暗夜传灯人 让我们在最寒凉的时代也能看见光芒

《聆听父亲》,张大春著。★★★★

  张大春给还未出生的孩子说故事,说的正是自己的父亲,以及从父辈那里听来的家族历史,叙述饱蘸感情。

  阅读笔记:聆听父亲 读懂自己的基因密码

《望春风》,格非著。★★★★★

  一部非常优秀的,写江南乡村在改革大潮中逐渐溃败的小说,从主人公“我”的生命经历入手,一步步展开,感情丰富,情节简单动人。

  阅读笔记:江南烟雨中的大时代与小人物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张宏杰著。★★★

  从历史角度探讨中国国民性形成,对深入了解中国个性有一定帮助,但理论性和深刻性不够。

《腾讯传》,吴晓波著。★★★★★

  通过腾讯发展节点和马化腾个性特征的分析,切实剖析了中国互联网社交公司崛起的历史和借鉴;语言生动可读。但带有委托创作色彩,分析不够尖锐。

  阅读笔记:关于《腾讯传》以及我所了解的马化腾和周鸿祎

《人类简史》,(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著,林俊宏译。★★★★★

  通俗易懂,理论完整,对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未来的走向做了生动分析。理论还缺乏实证,更多的基于假设之上。

  阅读笔记:“会讲故事”是人的核心竞争力

《智能革命》,李彦宏著。★★★★

  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百度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做了系统性陈述。但以百度为中心的叙述多了一点。

  阅读笔记:最符合中国现状的“智能革命”

《在时光中盛开的女子》,李筱懿著。★★★★

  对女性情感特点的叙述生动到位,适合30岁左右的女性阅读,文字以女性角度为主(我读是因为上飞机前在机场买了一本)。

《不疯魔,不哲学》,哲不解著。★★★★★

  十分生动幽默的对于历史中哲学家的生活和思想、个性的讲述;是哲学思想入门的好读物。但文体所限,不可能展现哲学家思想全貌。

  阅读笔记:最近读的几本书

《逃难记—章桂和丰子恺的风雨人生》,张振刚著。★★★

  用真挚的语言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性;叙述都带有章桂自己的角度,对丰子恺的描述不尽客观。

  阅读笔记:最近读的几本书

《人生得意须尽餐》,堵力著。★★★★

  用优雅语言和心情写出了美食的本质,把美食、文化、心情交融在一起进行描述。

  阅读笔记:最近读的几本书

《至味在人间》,陈晓卿著。★★★★

  语言幽默,场景生动,对食物的描绘和人的心情陈述精彩,是他导演的《舌尖上的中国》的补充阅读。

  阅读笔记:且乐生前一杯酒 人间有味是情欢

  

《梦与真》,许渊冲著。★★★★

  94岁老人家的学术生涯自述,功底深厚,令人感动;由于都是讲述各种翻译的辨析,有点专门著作的味道。(老人家送给我的书,还写着敏洪学弟惠存)。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