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老俞闲话>正文

老俞闲话|依瓜苏瀑布下,老外的教育之道

2019-03-11 18:42

来源:

作者:

依瓜苏瀑布

  来依瓜苏之前,就听说过依瓜苏瀑布,看过依瓜苏瀑布的照片。瀑布是美丽和壮观的完美结合。尽管从里约要飞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依瓜苏,还是决定飞到这个世外桃源一样令人着迷的地方。

  最初,我还把依瓜苏瀑布,和动画片《飞屋环游记》里的天堂瀑布搞混了。后来才发现,动画片里的天堂瀑布,在委内瑞拉。

  依瓜苏瀑布,葡萄牙文叫Cataratas del Iguazú,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位于阿根廷与巴西边界的伊瓜苏河上,快要和巴拉那河合流的地方,为马蹄形瀑布,高80多米,宽4公里。这里是个多国地带,站在高一点的地方,就能够同时看到两条国际河流和三个国家。依瓜苏河是巴西和阿根廷的界河,巴拉那河是巴西和巴拉圭的界河。在巴拉那河上,有巴西和巴拉圭合建的水力发电站Itaipu发电站,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后来被中国长江三峡电站超越了,降级成了老二。

  为了和瀑布亲密接触,我们住进了瀑布公园里的Belmond Hotel Das Cataratas。这是公园里唯一的宾馆,在阳台上就能看到部分瀑布的美景,听到瀑布的轰鸣。宾馆的设施传统而舒适,人员素质很好,服务殷勤周到。

  刚开始,我以为在宾馆门口看到的瀑布,就是瀑布全貌,觉得也不过尔尔,好像还不如黄果树瀑布壮观,心里不免产生一丝失望。

  第二天醒来,窗户透进阳光,蓝天白云,天气晴好。吃完早餐,迎着透明的阳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听着婉转鸟鸣,走向瀑布边上步道。随着步道的延伸,瀑布像一幅壮丽的画卷一样,逐渐展现在眼前。瀑布更多的是在阿根廷那边奔流而下,但观景最好的刚好在巴西这边。对于巴西来说,真是借别人的景,丰富了自己的收入。

  随着河边的步道往前延伸,瀑布越来越多,水幅越来越宽,渐入佳境。随后拐了一个弯,就听到了万马奔腾一般的轰鸣声,又像低沉浑厚的雷声轰然而至,震天动地、摄人心魄。转过遮蔽视野的树林,整个依瓜苏河的断层豁然呈现眼前。被称为“魔鬼喉”的瀑布从断层轰然而下,烟雾蒸腾,壮阔雄浑,到了让人心旌动摇的地步。刚好上午的阳光照着瀑布上,一道巨大的彩虹横跨瀑布,七彩夺目。走上搭建在水上的平台和步道,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瀑布的雄壮。在最中心的水中平台,可以仰视整个瀑布,让飘起的水雾把自己浸透。那是一种浑身舒畅的爽快,是一种沁人心肺的清凉。

  依瓜苏瀑布,浑然在天地间展示着千万年的壮观和宏大。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叫依瓜苏,因为在印第安语中,依瓜苏的意思,就是“伟大的水”。

  最后,推荐一下景区唯一的宾馆Belmond。宾馆环境优美,饭菜好吃,院子里的游泳池非常舒适,景区的道路可以随时散步,不时会碰上不知名的小动物。到了晚上,景区很安静,除了住店的客人,就只有动物的鸣叫声和瀑布若隐若现的轰鸣声了。宾馆幽幽的灯光外,就是万里夜空星光垂地,绝对一处完美的世外桃源。当然,天黑后,你不能到太远的地方去散步,据说景区里有美洲豹,碰上就不好玩了。

老外的教育之道

  在依瓜苏的第二天,决定坐船到河上去看瀑布。坐船有两种选择,一是坐船离开瀑布远一点观看,一是直接把船开到瀑布下面,让瀑布的水帘兜头盖脸浇下来,把人淋个透湿。船当然不是普通的船,而是结实异常的大型橡皮艇。

  我们选择的,自然是更加刺激的,进入瀑布的那种。我想,不管水有多大,我只要穿了雨衣上船,就可以确保里面的衣服不湿了。上船后,发现一船老外没有一个穿雨衣的,我坐在他们中间,就像一只猴子贸然走进一群人中的感觉。

  一对老外夫妻,带着两个小孩,小女孩看上去3岁左右,小男孩抱在手里,也就是一岁多的样子,也一起上船。我想老外怎么这样奇葩,让这么小的孩子,不管风险带到瀑布底下去浇大水?在中国这么小的孩子,有点风就不让出门了。

  强动力的橡皮艇,两台大马力发动机,轰鸣着从河的下游逆流而上,在汹涌的浪涛中前行。水流在河谷中打着巨大的漩涡,水浪不停溅上船来,船在浪上大幅度颠簸。要是在这样的河里翻船,估计穿再多的救生衣也很难活着捞出水面。

  依瓜苏瀑布很长很大,有270多个瀑布点。最大的瀑布“魔鬼喉”,船自然去不了,那里的水流和大浪,再厉害的船也瞬间翻了。船员选了相对平稳的河面,先让大家心绪稳定一下,做好准备。我回头看了一下那两个小孩,一路过来那么颠簸,也没有哭闹,父母一人手里抱着一个,浑身几乎脱得精光。

  船轰鸣着冲向了瀑布,巨大的水流雷鸣般轰响着从四五十米的高空直泻而下,人在水幕中被打得根本就睁不开眼。我这时候才发现穿雨衣根本没用,水从每一个缝隙劈头盖脸进入里面,几分钟就连内衣都湿透了。船员驾驶着橡皮艇,反复冲击瀑布,人们在大水的冲击下和船的大幅度回旋中,尖声嘶叫。几分钟后当船驶离瀑布时,我已经被水冲击的晕头转向生不如死了。回头看两个小孩,被父母紧紧抱着,也是目瞪口呆、一动不动。但两个孩子一点没哭,不知道是吓坏了,还是已经被水击昏了。

  回程的时候,遇到几个回旋的大浪,泼起的水把整个船都淹没了。一瞬间,所有的人都被浪盖在了下面。我猝不及防,呛了一口水,觉得这一下可能完蛋了。等到船从水里钻出来,我惊魂未定,再看那两个孩子,趴在父母身上,依然一声不吭的样子。

  上岸后,父母把两个孩子放下,帮助他们脱下了捆在身上的救生衣,孩子好像回过神来了,在父母身边露出了笑容。我瞬间感到,这样的孩子成长起来,抗打击能力和冒险能力也会水到渠成。老外这样培养训练孩子的背后,其实是让孩子养成独立、自由、勇敢的习惯,不仅是身体的健康,更加是精神的强大。

  反观中国人带孩子,完全是温室模式,各种宠爱和对危险的屏蔽,到最后孩子只要吹个风就感冒,沾点水就发烧,风吹草动就进医院,长大后个个弱不禁风的样子。中国人带孩子,表面上爱护了孩子,实际上伤害了孩子,我们用爱的名义,把孩子们本来面对世界应该拥有的强大和独立剥夺了。

  中国的教育,往往不重视身体和精神的教育,只强调知识教育。孩子们天天为考试奋斗,身体劳累,精神疲倦。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越来越少。中国的孩子,脑袋似乎很聪明,却用文弱的身体和残缺的精神做支撑;这样的孩子,就像长在沙地上的树,只要劲风一吹,就轰然倒地。

  中国未来的强大,绝对不是每个人都考上名牌大学的强大,而是身体和精神的强大。如果我们持续今天的教育现状,不注重孩子身体素质和精神独立的培养,我们的孩子再聪明,也是另一种东亚病夫,我们的民族再有钱,也是精神上病入膏肓的民族。

(俞敏洪个人唯一公众号,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二维码。)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