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老俞闲话>正文

俞敏洪:如何看待和应对慢就业现象?

2019-03-11 18:44

来源:

作者:

  提问:如何看待和应对慢就业现象?

  慢就业现象是指一些大学生毕业之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据统计,在中国越来越多的90后年轻人告别传统的“一毕业就工作”模式,成为慢就业族。

  对于慢就业现象,我认为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

  首先,中国教育体系一个最大的不成熟,来自于学生阶段的学科教育目的就是要考高分,对孩子的思想、品格方面的培养有所欠缺。这样的偏重会导致孩子考上大学后,变成一个大小孩。

  这种迟缓让人迷茫。迷茫最直接的反映是:大学生不想找工作,不知道要找工作,不清楚自己究竟能做什么。有人问,中国孩子的“病症”,国外的学生就没有吗?也有,但是情况略有不同。

  不过,我认为这种“慢就业”在中国是可以接受的。比方说,一件事情,不管你喜不喜欢,先扎进去做,让自己冷一冷,孤独一番。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不管是游学、支教、创业还是环游世界,先亲眼去观察世界,深刻地去理解世界,碰撞自己的人生跟这个世界的关系,寻找一生的爱好,这也是合理的。

  其次,慢就业也有它的好处:

  但也要必须避免一种情况:一直迷茫,不去行动;以慢就业为理由,实则找了个啃老的借口。那些靠父母供养,自己一无所长,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始终无法摆脱困境的人,终将变得越来越颓废、绝望、被动、懒惰,活生生变成一个巨婴。

  所以,慢就业的“慢”应该有个期限,我认为最合理的是为期一年的修整期,在这个期间拒绝啃老、拒绝被动,主动思考,并付诸行动。

  什么情况下可以去慢就业?我觉得,如果你在大学毕业后,还没想清楚,不妨来个有时限的慢就业。当然,如果你已经想清楚,并且有一份很好的工作机会,那就尽力去投入自己的责任心,投入时间,投入勇气,你会发现自己无论是工作收获还是成熟的速度,都会加倍、加速。

  所以,我更鼓励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中去学习。如果工作了一两年以后,还是没有找到人生定位,那么建议你可以停止工作,休整个一年半载,喘口气好好想想,不要把自己逼太急。

  总而言之,大学毕业,人生才刚刚开始。无论年轻的你做出怎样的选择,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要记住一点:要让自己成长。成长,不光为自己,为父母,还为了未来能逐渐为社会做贡献。因为你会慢慢发现,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贡献之中。

(如需转载请标明原作者,俞敏洪个人唯一公众号“老俞闲话”ID:laoyuxianhua)

阅读往期:

day6第六答:关于双创,今年有哪些亮点?

day5第五答: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day4第四答:我们该如何把握社交和独处的时间?

day3第三答:如何让阅读的“知识”变成“力量”?

day2第二答:喜欢读图,不喜欢读书,这种趋势和这类人你怎么看?

day1第一答:在浮躁的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工匠精神?

100天 提问老俞 

每天回答你一个关于成长的问题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