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如何让阅读的“知识”变成“力量”?
2019-03-11 18:44
来源:
作者:
提问:如何能有效地将阅读所带来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呢?
我认为阅读分成两种,第一种是“有用的阅读”,第二种是“无用的阅读”。
第二种阅读,就叫“读无用的书”,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无用的书还要去读?其实所谓的“无用的书”,有点像《庄子》里说的“无用的树”,“无用的树”长在那儿,它能够越长越大,变成一道风景不被人砍走,是因为这棵树用来做家具也不行,用来当柴火烧也不经烧。所以,他反而就会变成一道风景。
比如你读《诗经》,你说会有用吗?对我们来说其实没什么实际用处,除非你未来打算进入大学教《诗经》,当研究《诗经》的教授,否则读《诗经》的作用也就是增强我们对于大自然的审美感知,以及陶冶情操。
在读“有用的书”的过程当中,我是有一些体会的:凡是“有用的书”,你只读一遍是不管用的,因为读一遍只能留下一个很淡的印象。任何“有用的书”,中间的知识转化为我们自己的行动指南,或者变成我们自己行为和思想的一部分,都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这个前提条件就是:你要反复地去运用读到的知识或是方法。
所以,凡是“有用”的东西,最重要的是“转化”,也就是中国的一个俗语“熟能生巧”,英语中叫做Practice makes perfect,指通过反复的训练,最后不自觉地将某种思想体系、语言之类的东西内化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并且随时随地可以应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外在所学的知识转化成了自身的能力”。
因此我认为,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要读“有用的书”并转化成自己的能力,读“无用的书”来提升自己的气质和眼界。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够变得更加完善。
(如需转载请标明原作者,俞敏洪个人唯一公众号“老俞闲话”ID:laoyuxianhua)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