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推倒北大三角地 不能推倒北大精神
2019-03-11 18:44
来源:
作者:
北大的三角地终于被推倒了,变成了一片废墟。2007年就说要把三角地推倒了,又过了十年,现在真的被推倒了。
北大三角地,是北大的代名词,是北大学生思想自由的代名词,也是北大学生宣泄灵魂的代名词。对于我们这些八十年代的学子来说,在没有任何其他媒体渠道可以发声的时代,三角地成了我们心中的一片圣地。
我八零年进入北大后,几乎所有的信息都来自于三角地信息栏。三角地是在北大服务中心、学生第三食堂和老师宿舍16楼之间的一块三角形空地。边上的路北通图书馆和各教学楼,南连各学生宿舍,是学生上下课必经之地。三角地有一排信息栏,供学生张贴各种活动通告等使用。
三角地对我来说,还有另外一层含义。89年之后北大教学一度受影响,我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课。这一行为违反了当时校方不允许北大老师在外面兼课的规定,我因此和当时的领导发生冲突,结果被给了一级行政记过处分。领导把我的处分通告放在三角地的信息栏里,并且锁在玻璃橱窗里,放了一个月,同时三角地的高音喇叭播放了一个星期我被处分的通告,我因此一下子成了北大“名人”。
三角地还是新东方事业的发源地。我从北大辞职后,出来创办新东方,新东方广告张贴最多的地方,就是北大三角地,新东方前几年的学生,也多来自于北大。
八十年代在北大的学生,对三角地有着浓厚的感情,是我们的精神寄托中心。我们几年如一日在边上的服务中心买日常用品,在新华书店买图书,在理发店理发。我在北大的十年,有一大半的饭都是在学三食堂(今天的北大纪念讲堂)吃完的。同时我还在三角地旁边住了四年,从房间的窗户里,就能够看到三角地学生的来来往往。对于那些恋爱中的学生来说,手拉着手,一起看信息栏,成了一道必备的风景。
北大的学生越招越多,地方越来越紧,很多老楼容量不够,都被拆了盖上更大的新楼。去年在同学群里,讨论最多的就是我们住了四年的本科宿舍32楼被拆,还有人把32楼的旧砖,打磨后刻上字卖五元一块留作纪念。
三角地,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欢笑、我们的泪水、我们的激情、我们的爱恋,都曾经在这里发生。北大一路向世界名牌大学高歌猛进的路上,不要忘记,一个大学最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精神和灵魂上的宣泄之地和归宿之道。当他们离开大学并且怀念大学的时候,在心里最柔软的地方,珍藏着那么一片地方,不管多么简陋,都不能抹去那支撑他们生命的力量。
2017.01.21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