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智能革命对教育的影响将是真正革命性的
2019-03-11 18:44
来源:
作者:
吴军写的书,我几乎全部读过,有的还不止读一遍。《浪潮之巅》,我一下子买了1500套,送给朋友们一起读。《数学之美》是我唯一阅读有点难度的,因为我数学实在差到了白痴水平;《文明之光》我读得津津有味;他写《大学之路》的时候,我和他有了很好的交集,给他写了4000字左右的序言。
他是我难得见到的,人文造诣和科技造诣俱佳的人,而且不是一般的俱佳,是极度俱佳。他本来应该成为很有成就的科学家或工程师的,凭着他的聪明,易如伸手摘桃。
也许是在清华读书的四年,同时在北大也泡了四年,不是去泡北大小妹妹,而是在北大图书馆泡了四年,他居然弄到了北大图书的借书证和阅览证,可以进书库看书。我是在北大当了老师之后才被允许进书库的。不知道他哪里来的神通,作为清华的学生,能够混进北大书库。
于是他身上就有了清华理科生的严谨,同时也具备了北大兼容并包、学养广阔的人文气质。也许正是这种人文气质不能释怀,使得他最终放弃了纯粹的科学研究,而是把自己对于科学、技术、时代、文化的思考付诸笔端,最后写出了一部部文笔流畅、文字优美、思想简练、知识丰富、逻辑严谨的可读性极强的著作。
像他这样的人,我总觉得是老天的特意安排,集天文地理精华于一身,来帮助人们参悟天地之道,普及常识智慧,推动社会向善。因为他的书都是用中文写的,而且符合中国人阅读口味,所以喜欢进步的中国人就有福了。读完他的书,至少通融常识、紧跟时代,少犯错误,砥砺前行,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两年前就听马云侃大数据和智能,结果发现我并不能够理解前因后果和其中的逻辑。马云也是个奇人,明明是学外语出生,对于高科技硬是有超前的认识。我也是学外语的,相比之下,人的差距为什么总是那么大呢。
幸亏有了吴军。他今年八月份出版的《智能时代》,用我这样一个技术白痴能够懂得的语言,讲述了大数据和智能革命的前因后果,思维逻辑的变革,如何从机械思维转变为数据思维或者智能思维。
我毫不犹豫立刻从当当网订了几百本,发给新东方核心人员,充分意识到未来教育领域的竞争,是及时运用大数据和智能革命的思维,来对传统的教育进行变革的竞争。相比于互联网对于教育的影响,智能革命对于教育的影响,将是真正革命性的。
上个月在硅谷,又见到了吴军。确切地说,是我到了硅谷给他打电话,他晚上就到我的宾馆来和我聊天,又给我带来了签字的《智能时代》一书。其实,也不是聊天,就是就各种问题向他请教,他一一耐心作答。我们的聊天涉及了大数据、基因工程、医学对于伦理道德的影响、AI时代对于教育的作用、硅谷的创业和投资环境等等话题。和他这样的人对谈,醍醐灌顶、胜读十年。
再睁眼看去,坐在你眼前的,就是一个普通中年男人,有着普通的外表,谦虚的神态,如果你不认识他,在马路上碰上,你可能会以为他就是一个天天上下班的普通工人。但正是这样一个人,把知识、科技、创新的火种,把新思维和新生活的理念,不断通过文字撒播到中国人的心里,点燃中国人对于创新、变革和文明的渴望。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很可以说是中国人里的普罗米修斯了。
2016.12.16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