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老俞闲话>正文

俞敏洪:创新未必破旧

2019-03-11 18:45

来源:

作者:

  请大家对照上面的两张地图,一张是意大利米兰的,一张是我们北京的。这两张地图的共同特点是两个城市都是呈环线状向外放射。米兰那张地图中的橘红色和蓝色,相当于今天米兰的二环和三环,北京地图中的深蓝色是北京二环(红色是地铁线)。为什么要比较这两种地图?

  米兰那条橘红色的线,原来并不是马路,而是一条环城运河,那条蓝色的线,也不是道路,而是城墙。后来米兰人口增加,马车汽车交通开始发展,运河和城墙成了大家走来走去的障碍,所以在1929年左右,就把运河填平,城墙拆掉,改成了道路。今天的米兰人提起这件事情,依然充满了遗憾,说要是运河和城墙还在,米兰会是一个更有魅力的城市。

  北京二环的故事,众所周知,是原来北京的城墙。北京城墙有接近700年历史。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一句话,希望极目都能够看到大烟筒,北京要变成工业城市。结果从1952年开始,雄壮的北京城墙开始拆除。当时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提出一个方案,建议在北京城西再建一座新城,长安街就象是一根扁担,挑起北京新旧二城,新城是现代中国的政治心脏,旧城则是古代中国的城市博物馆。可惜这一方案没有被采纳。今天回想起来,是中国文化和历史不可估量的损失。

  大家再看这两张图片,这是意大利热那亚哥伦布的故居,这一故居仅有40平米左右,在马路拐角,周围已经都修建了比较高的楼房,唯独这个故居在郁郁葱葱的橄榄树和青藤的包围下,被保护得严严实实。每次到国外,都会被对于文化古迹的保护所感动(尽管也经常被战火破坏,但人为摧毁相对较少。中世纪基督教对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破坏,算是最大的人为破坏。由此纵观历史,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基于宗教和意识形态的极端思维,造成的不宽容和狭隘,是文化破坏的最主要原因)。创新并不必然就一定要破旧,今天的欧洲处处古迹,和现代世界和谐共处,人们进能享受现代科技,退能进入历史长廊畅游。

  在中国,我们真正的古迹已经少之又少,老城不断被摧毁,名人故居也不断被拆除,现在真正原汁原味的名人故居已经很少,大量的都是造假复制的。除了故宫(皇帝住的地方)还被保护之外,好像其他都不值得保护。还记得四月份去荆州,到张居正故居参观,结果发现所谓的故居,完全是一个伪劣的复制,既不在原址,其复制的建筑质量之劣质,也令人大跌眼镜。原址号称毁于战乱,实际情况不知道,但张居正一家的墓地,确实是在文化大革命被掘掉的。

  今天的中国,经济上已经繁荣,但文化上却差强人意,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不尊重。时至今日,尽管大家对于文物保护开始重视,但我们还常常能够读到政府拆迁部门和文物部门对垒的报道。政府拆迁的背后常常是城市一把手,文物部门的领导也是归一把手领导,最终的结果常常是,要不就同意拆迁,要不就下岗待业。老百姓连自己的老房子都保护不了,更加不用说加入保护文物的队伍了。

2016.08.04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