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老俞闲话>正文

老俞读书:互联网让我们不再孤独终生

2019-03-11 18:45

来源:

作者:

  3月31日:这两天阅读完毕了克莱.舍基(Clay Shirky)的《认知盈余》,得到了不少启示。

  什么是认知盈余?“从积累的自由时间这个原材料中,产生出了认知盈余,真正的变化来自于我们认识到这种盈余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会,或者更确切地说,它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让我们为彼此创造机会的机会。”简单点说,就是当我们拥有了自由时间,并且积极参与了分享和创造活动,我们就产生了认知盈余。也可以说是自由时间带来的红利,这一红利的产生来自于大家彼此创造的机会。

  首先我们要理解自由时间不等于盈余,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我们也有自由时间,但我们把时间消耗在了被动看电视上面,我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电视给我们的信息,我们既不参与创造这些信息,也没法大范围分享这样的信息,所以不产生认知盈余。互联网时代来临,可以让我们随时随地不仅得到信息,而且参与信息的创作和发布,在这个过程中,千千万万人的信息汇聚在一起,形成巨大的知识分享,比如维基百科就是千万人贡献自己专业信息所带来的成果,这件事情任何个人和传统意义上的编辑部都不可能完成。总之,互联网带来了认知盈余的大爆发。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面临着几大变化:1、信息不再被官僚或者权威机构所垄断,任何信息的屏蔽和弄虚作假都变得极其困难,老百姓不再容易被一种信息和观点所左右;2、人们不仅能够接受丰富的信息,也能够随时随地发布信息,并共同参与创造性的事业,组成很多实际或者虚拟社团一起为某一个共同目的而努力;3、每个人的能力都有处安放,我们做事情不再仅仅为了谋生和金钱回报,而是更多享受创造和被认可的过程,比如我们发出的信息很快被人点赞(过去我写读书笔记,只能等出版社出版才会有成就感,如果出版社不出版,就只能一辈子自己看,想想都令人沮丧。现在我写完就能够发出去,很多人阅读,成就感瞬间就得到满足,分享的快乐代替了拿稿费的快乐);4、每个人的创造力和才能都得到了极大发挥,很多人拥有特殊才能,但过去因为没有人交流,常常孤独终生,现在无论你兴趣多么小众,总能在网上找到志同道合者一起讨论。

  

▲ 《认知盈余》/克莱·舍基  著

  在我看来,互联网对于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意义,还不止上面四点: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变化,我们从恭顺听话的百姓变成了明辨是非的国民(当然还在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从网上寻找真实信息(尽管也有没有底线的造谣生非、混淆视听),我们锻炼了自己面对海量信息的分辨能力和判断能力。我们的世界(现实的和虚拟的)被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我们眼光的敏锐和机会的增加。原有被垄断的商业模式和社会特权正在被不断颠覆和消解,给更多的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空间。如果说有一种力量撬动了千年僵化的中国,毫无疑问互联网就是这种力量。

  我们不知不觉改变了。这一改变来自无处不在的互联网,科技把人类连接在一起,让信息通达每一个角落。这一改变也来自我们自身,我们积极参与其中,也许我们个人的贡献微不足道,但聚合起来,我们正在改变这个世界。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