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读书:无处安放的家国情怀
2019-03-11 18:45
来源:
作者:
3月8日,今天本来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读书日子,却没有太多的时间读书。上午全国政协联组讨论,教育部长袁贵仁带着一批中央各部委领导来参加会议,会议由指定的发言人读稿子发言,一个上午就在听稿子中过去了。下午全国政协休会,刚好是一段休息的时间,但一个星期下来堆积了大量的工作,所以我只能乖乖地对着电脑,努力处理积压的工作。晚上参加了一个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型的活动,该地方书记是我在北大同住一个楼的学弟,我自然要帮助张罗,结果一直忙到晚上11点,回来的路上,累得在车里就睡着了。
尽管如此,我今天还是阅读了半本许知远的《一个游荡者的世界》。读这本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这本书记录的是作者在世界上不同地方的游历,对于不同文化和现状的思考,由于其独立思考和独特视角显得弥足珍贵(我本人就是一个特别喜欢在游历中体会和感悟的人);二是许知远算是我学弟,他就读于北京大学,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微电子专业。让我感到惊奇的是计算机系毕业的许知远,对于人性、文化、文明的冲突居然有如此透彻的理解,并且能够用清晰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这再次证明了很多人进大学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一辈子干什么最合适,人生价值在哪里。只有进大学后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灵魂像孤魂野鬼般的深度思考之后,才有可能心扉洞开,因此展现自己闪光的一面。
在《一个游荡者的世界》一书里,许知远通过记录游历的印度、不丹、俄罗斯,对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冲突和激荡,对于价值体系的过去和现在,对于知识分子在时代大潮前面的随波逐流和特立独行,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思考和挖掘。就像作者说的一样,“世界看似进入一个复杂的高度文明,却又丢失了基本的常识”。反观中国的现在,处处都以物质利益为先导,处处都是没有常识的荒谬,日常生活充满暴戾之气,在物质欲望不断提高的同时,人民的幸福指数反而江河日下,有钱人没钱人一样充满怨怼,政治官僚继续媚上欺下,商业上变本加厉尔虞我诈,知识分子有独立风骨者寥寥无几。我们身处其中,切身之痛,痛彻心肺,而心里的家国情怀,一往情深,无处释放。每当深夜,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希望中国多一些像许知远这样的独立行走者和独立思考者。当中国每一个人都有能力独立行走独立思考的时候,中国随波逐流者和“庸众”(许知远语)就会越来越少,中国就会步入一个有理性和常识的社会。真有这一天到来,乃中国人民之大幸。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