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读书:我为什么愿意穿越回春秋战国和宋朝
2019-03-11 18:45
来源:
作者:
3月5日, 对于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来说不是休息日。今天上午大家在人民大会堂听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整整36页,总理朗读了2个多小时,满头大汗,挺辛苦的感觉。报告整体比较务实,但有关思想解放、文化创新等领域落笔不多。我自己用了1个小时不到,先把报告读完了,然后用另外一个小时读完了同时下发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有一百多页,基本了解了在十三五期间,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规划和建设目标。纲要也十分务实,但在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方面没有太多的论述。这个半天算是认真学习了国家级别的大事,感觉挺有收获。
到了下午,政协小组讨论,我在教育组,讨论的话题自然更多的是教育。我也积极参与了讨论,指出报告中关于民办教育几乎没有提到,觉得国家一直没有认真对待民办教育,在政策和待遇上的差别也一直没有解决。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了14年,到今天还在讨论具体实施细则,实际上是立法执法远远落后于教育现状的一种表现。小组讨论只要大家敢说话,互相讨论的过程就是互相学习的过程。
由于上下午的会议,所以今天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时间阅读。利用会前会后和晚上剩下的一点空余时间,我阅读了半本陈舜臣《十八史略》的第五本、也是最后一本《文治时代》。《十八史略》最初是由宋代后期学者写的,所以写到宋代就结束了,陈舜臣的现代解读,也就到宋代为止,估计明天我就能够全部读完了。有宋一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人文、最宽容、最文化的朝代。网上曾经有过讨论,如果让你穿越回到古代,你愿意回到哪个朝代?我选择春秋战国和宋朝。春秋战国是中国思想大爆炸的时代,而且知识分子可以自由行走和尽情表达,最多被驱赶而不受迫害;宋朝是中国大一统之后唯一一个不杀知识分子的朝代(当然流放了不少),据说赵匡胤为子孙留下的刻在石碑上的三大规矩是:一、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三、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这三条规矩可真是在中国历史上开了先河。
▲《十八史略 ·文治时代》陈舜臣/著
只要读点中国历史就会知道,任何一个新朝廷上台,通常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前朝的皇亲国戚斩尽杀绝,以绝后患。但整个宋朝因为赵匡胤的规矩,一直非常优待柴氏子孙。最最难得的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这等于为知识分子撑了一把保护伞:言者无罪。整个宋朝优秀文人迭出,苏轼、王安石、欧阳修等等,应该都和这一条相关。因为不会丢性命,所以说话胆子就会大一点,给点舞台,中国的士大夫就能够发出光芒来。尽管还没有达到“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程度,但和其他朝代相比,尤其是和后来的元明清相比(元朝汉族士大夫猪狗不如,明清两朝文字狱连天,知识分子动不动就被株连九族),宋代的士大夫简直可以说生活在天堂里面。
▲《走读周有光》陈光中/著
今天在政协会议驻地的流动书摊,还买了三本书,陈光中的《走读周有光》,刘苏里的《通向常识的道路》和李静的《大先生》。政协还发了一本《教育的启示:百位全国政协委员的成长启示》,其中还有我的一篇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和老俞一起读书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