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老俞闲话>正文

谢尔盖:以凡人的刻苦步入圣人的境界

2019-03-11 18:45

来源:

作者:

  在莫斯科东北七十多公里的谢尔盖耶夫市,有一座修道院叫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这是俄罗斯东正教的圣地,在俄罗斯东正教徒心目中的地位,几等于梵蒂冈对于天主教徒、耶路撒冷对于基督教徒那样神圣。这一修道院的出现,是因为谢尔盖这个人。他的故事有点像中国禅宗六祖慧能的故事,是一个人努力创造了一个宗教时代的故事,也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任何宗教都会出现一些特别励志的人物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让教徒热血沸腾,也能够让普通人血脉偾张。中国佛教中的玄奘、达摩、慧能、弘一法师就属于这类人。在俄罗斯东正教中,谢尔盖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在艰苦条件下以一己之力弘法,筚路蓝缕,终得正果。

  1314年,谢尔盖生于罗斯托夫的一个富裕家庭,据说他自童年时代起就习惯于独自通过祷告、禁食与劳动来寻求拯救。这个说法和我们说玄奘从小就有佛缘一样(玄奘十一岁便随哥哥入寺受学《法华经》、《维摩经》,13岁于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1337年谢尔盖23岁,他决定和哥哥斯蒂芬一起去荒野之地,在一块被森林环绕的小丘空地上修建隐修院,这就是三一修道院的前身。他们为自己建造了单人房间和小教堂,以便可以专心侍奉三一上帝(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

  可以想象这样的生活非常艰苦,尤其到冬天滴水成冰,寒风呼号,森林中食物短缺,资源匮乏。他哥哥因为忍受不了严冬与饥饿选择了离开,去了莫斯科城里的修道院。而谢尔盖默默待在荒野里小教堂,独自过着严厉的苦修生活——读经、劳作与祷告。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努力感动了很多人,潜心修行美名开始四处传扬。虔诚的修士和教徒开始来寻求他的指导,各地的农夫和市民们也习惯于来这里祈求谢尔盖的祝福与指导。

  到此为止的故事就是一个修成正果的故事。像谢尔盖这样的人远不止一个,那为什么谢尔盖三一修道院后来变得那么有名呢?思想或者宗教的弘扬,需要有几个方面的条件,需要有圣人,有故事,有群众基础,最重要的是有统治者的支持。比如儒家思想成为国教,就是因为有孔子、有故事、思想有群众基础,但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支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统治者的力鼎下,儒家思想变成了中国历朝历代的正统思想,绵延千年。谢尔盖三一修道院的发展,基本也是沿着这个路径。

  谢尔盖把耶稣的话当作自己的行为准则:“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他为周围的人树立了谦卑与勤劳的榜样,不仅每天主持礼拜仪式,还亲自发酵面包,碾磨小麦和做生面团;为修士们准备食物、擦靴子和给每个房间的桶里灌满泉水。而他自己成夜祷告却只吃一点面包和清水,无时无刻不在工作。圣人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实际上他活着的时候就被尊为圣人了。

  对于古代穷困的老百姓来说,宗教信仰除了寻找精神安慰,就是为了祛除病苦。据说许多人因为听了谢尔盖的祷告,疾病痊愈。这一名声向水波一样圈圈扩散,无数的朝圣者、病患者和穷人都来向他寻求安慰,治疗病躯。十七世纪中期后,这里能够治愈百病的名声更加鹊起。因为1644年在维修教堂门廊时涌出了一股清泉。据说泉水治病有奇效,第一位被治愈的是一位瞎眼的修道士,用水洗眼再见光明。从那以后数以万计的朝圣者用圣水来医治与安抚他们的痛楚。人们还将泉水带到各地,去治愈那些患病者。为了方便大家取得源源不断的泉水,1872年修筑了华美的天棚,安装了十字形喷池,终年泉水不断。我也用手接泉水喝了一口,确实清冽甘甜,沁人心肺。

  

  有了圣人,有了治病的圣水,来的人群自然络绎不绝。但到此为止,三一修道院依然是一个民间信仰之地。给予此地神圣地位的是统治者的力量。1237年以来,俄罗斯民族受到蒙古人的残酷压迫(成吉思汗和其子孙的金帐汗国),这一异族统治持续了接近200年。1380年,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为了把俄罗斯人从蒙古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为了他的军队能够取得胜利,来请谢尔盖祈祷神灵,赐与祝福。军队因为得到圣人的祝福而充满勇气和斗志,在顿河河畔库里科沃旷野大败蒙古马迈的军队。这次胜利打破了蒙古人不可战胜的神话,德米特里大公因此被称为“顿河的德米特里”。随后德米特里成为了三一修道院的长久资助人。

  十六世纪,俄国历史上第一位沙皇伊凡雷帝对谢尔盖有着特别的敬仰。在他统治的时期,专门为修道院扩大地盘,修了结实的环绕石墙和12座塔(到现在还傲然挺立),随后又开始建造巨大而华丽的教堂,完全是克里姆林宫圣母安息大教堂的翻版,连名称也一样(这个教堂现在也是这个修道院教堂群落中最亮丽的)。著名的画家们随即来为教堂墙壁画满了各种优美的壁画,这些壁画现在看起来依然美不胜收。至此,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的宗教地位和政治地位全部奠定,岁月不能使它黯然失色,只能使它更加熠然生辉。

  一个国家的统一,最重要的是文化和宗教的统一,这种统一比任何国土的统一都重要。国土统一了很容易分裂,文化和宗教统一了就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即使是不同民族之间只要文化和宗教统一了,和谐相处的可能性就会很大。中国两千多年能够成为大一统的国家,和我们坚持儒家思想,同时兼容释、道两家的气度有关,千年文化一脉相承,已经形成一种气场,所以清朝统治最大的智慧就是全盘接受汉族文化,这样它的气脉比元朝几乎多了200年。同时宗教往往不是世界大同的法宝,而是各种战争的起源。

  历史上为了宗教进行的你死我活的战争数不胜数,从十字军东征到现在的恐怖分子圣战。全世界也不可能信同一种宗教,即使是同一种宗教也会分裂成不同的教派,比如基督宗教就分为了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基督教在罗马帝国衰退时期被定为国教,到了11世纪东西教会大分裂,最后形成了以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体系和希腊和俄罗斯为首的东正教体系。

  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团结、安宁与和谐,主要来自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如果信仰的是同一种宗教,内部冲突的情况就很小,因为思想意识价值体系是一致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尽管国家有多种信仰,但是有互相宽容互不干涉的传统。第一种情况的典型国家是俄罗斯,第二种是美国。中国人尽管什么都能够容忍,但本质上中国是一个没有真正主导性信仰的国家,很多老百姓信佛教也是功利目的,所以不算虔诚的宗教信仰。

  俄罗斯一直认为东正教的正源在俄国,从历史上看也是先有统一的宗教,后有统一的国家。苏联社会主义时代,接近一个世纪主张不信教,斯大林甚至毁掉了很多教堂,但东正教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根深蒂固,苏联解体后东正教迅速恢复,连总统普京也是东正教徒。俄罗斯从一个小的公国,变成一个横跨欧亚的帝国,除了出现了像彼得大帝这样有雄才大略的沙皇之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宗教的统一所带来的民族团结。

  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里面,也有一个教堂集群,但那都是因为沙皇的需求而建立的,教堂的历史无非和这个沙皇或者那个皇族有关。和这些教堂相比,谢尔盖圣三一教堂才是真正有魂的地方。从谢尔盖来到这片森林中苦修开始,直到今天已经七百多年过去了,他留下的不是一个修道院,而是整个俄罗斯民族的精神寄托之所。谢尔盖以一己之力,打通了人和神的关系,以凡人的刻苦步入了圣人的境界,并且给世间疾苦迷茫之人指出了一条修行之路,同时成为民族的精神脊梁之一,不能不说这不仅仅是他的成就,也是一个民族的幸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