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开课丨1-3如何招收第一批学生?
2019-07-08 16:53
来源:老俞闲话
作者:俞敏洪
第一讲 初出茅庐
1
缘起:我为什么离开北大
2
我为什么选择从国外考试入手
3
如何招收第一批学生
4
小班模式为什么会变成大班模式
5
为什么我要备几乎所有的课
6
为什么第一个“造反”的老师是数学逻辑老师
7
最正确的领悟:优秀老师等于一切
8
我和其他老师是怎样进行利益分配的
之前讲到了我为什么要从托福、GRE入手来进行考试培训。就是从北大出来以后,涉及到一个问题,怎么招生?
原来毕竟带着北大的名声,从北大出来后,“俞敏洪”三个字,当时是不可能有人知道的,也不值钱,所以用个人的名声来招生,不一定能招到。而且出来以后,我没有任何办公地点,最后在朋友的帮助下,租了中关村二小的一间小破房子,下雨都是漏的,总共加起来也就20平米。你在那个地方招生,而且要在小巷中拐十八道弯才能拐进去,人家进来看了,一般都觉得是骗子的地方,真的有学生来了,本来要报名的,结果一看那个破地方,拿着钱又跑掉了。
这个直接导致了招生的困难。然后,在马路边上跟性病广告一起,贴着各种各样的招生广告,但是发现这个来的学生真的非常少。当时因为多是北大清华的学生嘛,这些名牌大学的学生还是蛮挑剔的。尽管北大有几个学生认识我,报了名,但实际上你形不成一个班。
(上世纪90年代,新东方初期的GRE免费讲座。)
当时我想了一下,必须要有办法吸引学生过来。大家都知道,现在各种网络获客,都是靠发各种免费的东西,创造流量入口。当时我想到的也是这个路子,既然收费不来,我还不如先搞免费的活动,所以就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个就是,把我能弄到的托福、GRE的考卷印好后,免费发给学生。当时托福、GRE的考试都是一考,就是一本小本子,要把它印了发给学生的话,成本非常高,所以我当时想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办法,用A3的纸,完了把题目密集地贴在上面,一正一反两面,就能够把一套考题全部印上去,那时一张纸只要一毛钱,就是以低成本的方式,让学生拿到最新的资料和考题,那学生就会来领这样的免费卷子。
还有第二个,把这个卷子研究透了以后给学生讲课,所以就有学生来听免费的讲座。在讲课中我突然发现,学生除了听你讲题目以外,非常喜欢听你讲题目之外的一些知识内容,这个就变成了我还有新东方老师讲座的底子和基础,如何用知识的内容加上幽默或者说励志的故事,让学生愿意来听你的讲座。
当时做讲座,我们也没办法租到好地方,当时比如说像大教室,或者中关村礼堂这样的地方,一租就要好几千块钱,你不可能有这个钱。所以我记得前几场讲座,用的是中关村二小的操场,当时也没有任何音响设备,就在操场上干着嗓子给学生喊。
结果来的学生还是不少,我记得第一场讲座就来了一百多人,在当时就是个巨大的数字。大家听完你讲课以后,觉得很好,可能就有十个八个留下来报名,对我来说,这是非常低的获客成本。
今天很多互联网教育公司获客成本非常高,一个交钱客户的成本,大概要3000块钱、5000块钱,甚至要超过5000块钱,在当时我的获客成本几乎等于0,因为操场是不用钱的,自己讲课是不用钱的,学生听完课后,如果愿意报名,相当于是白得了报名费。
所以为了帮学生解答各方面的出国问题,当时的课分成了几个主题,比如说托福的学习方法、GRE的学习方法、单词的背诵方法,还有出国注意事项等等,我自己研究透了以后,再加上一两个辅助老师,用了短短的时间,就讲了几十场讲座。
这几十场讲座,加上一系列的免费措施,包括免费为学生录制托福的磁带、免费给学生发放资料,还可以免费给学生进行出国咨询。因为当时没那么多学生,我也没那么多的事情,所以坐在报名处,学生有问题就跟他们聊,甚至有时候我还会请学生去吃宵夜,跟学生一起沟通,增加他们对我的信任感,这样逐渐地,就吸引了不少学生来上课。
这样的话,一个学生来上课以后,就会告诉另一个学生,“诶,那个老师讲得挺好的,我们一起去上课算了。”所以当时有过这样的现象,就是招生的时候,一个班只有20个人,等到结束时,这个班就有40个人了。为什么呢?因为那20个人是被自己的同学带过来插班听课的。我允许他们免费插班听课,免费听到一定程度,他们就不好意思再免费听下去了,最后就要交费听。
这样讲课名声就开始在周边的几个大学,尤其是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大学传播出去了。这样就使我的获客成本变得越来越低。
这套方法跟现在互联网的方法,其实是差不多的,做生意的本质就是,你如何能够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最可靠的客户,并且这些客户能够变成你的品牌宣传员,他们愿意把新的客户带进来,这就是做生意的本质。
不管你现在广告做得多好,或者你自己花了多大力气,如果你的客户来了以后,对你感到失望,你的产品不能让人满意,那么你花再多的钱,最后也是做不起来的。
本质上,这是一个你以最优质的服务、最优质的产品吸引你的客户,让你的客户愿意把新客户介绍过来,使你的获客成本不断降低的一个过程。
7月-9月,“老俞闲话”将在80天的时间里,连载《蛋壳来了》APP上的“新东方成长历程”音频课程和由此出版的新书《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文字内容。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