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开课丨3-8新的力量加入新东方
2019-07-29 10:17
来源:老俞闲话
作者:俞敏洪
第三讲 创业维艰
1
家族成员一起创业的利与弊
2
“原始合伙制”奠定新东方发展的基础
3
包产到户激发的潜力与局限
4
如何从家族企业中走出来
5
发展的制约:相关法规不明朗
6
险些没命:错误行为带来的后果
7
朋友同学一起创业的利与弊
8
新的力量加入新东方
昨天讲到的同学朋友之间的创业。紧接着就有了新的力量加入新东方。随着新东方的发展,到了2002年的时候,我刚才讲过了,新东方就觉得人已经不够用了,而且当初是在北京的发展。当时我们已经觉得,新东方的规模应该是到外地去开分校,首先是上海和广州这两个大城市。
我们这些人都是在北京干的,而且是包产到户的,谁去开分校就变成了一个问题。当时有了这么一个决策,第一是开分校,分校的收益就是大家的,第二就是必须要有新的人去开分校。
这个时候刚好就是机缘巧合,其实我当初没有想到让中学同学来到新东方,因为大学同学已经一锅粥了,再来几个中学同学就会很麻烦。但是恰恰就在2000年,我的两个中学同学都从国外回来了,听说我在北京干得不错,就跑到北京来看我,其实是找我喝酒来的,其中一个是周成刚。
周成刚当初是在伦敦BBC广播电台工作,而且已经拿到了定居的绿卡,他觉得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很厉害。其实他回国之前不知道我在干什么,他是想跑到北京来向我炫耀一番。你看尽管你上的北大,我上的苏州大学,但是你看我现在在BBC工作,我比你牛逼是吧!
他来了以后,我说我现在在干一个培训机构,叫新东方,也许你还没听说过。他当时还真没听说过,因为他一直在国外。我说:“那好,我今天晚上刚好有堂课,你就跟我一起去听我上课。”
结果他就跟我去上课了。当时我教的是一个600人的GRE班,他就坐在后面听。听完以后他觉得,第一是居然有这么多的学生对你这么疯狂,这个厉害。第二个他说:“你的英语那么差,我觉得讲课也就很一般,但是居然学生如痴如醉地跟着你听。我要是回来上课的话,肯定比你厉害啊!”。
后来跟他吃宵夜的时候,我就顺势说:“好啊,你回来!在BBC呆着干什么,为帝国主义卖命。回来以后我保证你的收入不会低于BBC。”因为当时已经不可能再分田到户了,所以我说收入应该不会低于BBC。
我说:“你看现在我们刚好要准备到上海去开学校,你是不是回来以后帮我到上海去开个学校?”他刚好很喜欢上海,因为他本身就是南方人,跟我一样。所以他说:“好,我考虑考虑。”后来回到英国,又没消息了。
我一想这个事情我还得去追他,我就给他发邮件。我说:“你回来吧,说好了回来的,怎么不回来?”
他说:“一个是我这儿辞职辞不了,人家不让我走,第二个我老婆孩子都在英国,都拿到绿卡了,干嘛要回去对吧!”
我说:“你人生一辈子有多少机会能够创业,有多少机会能够赚大钱对不对?”我说:“赶快回来吧,上海学校等着你呢!”没想到他后来还就真的回来了。
(2006年9月,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大陆在美国上市的第一家教育机构。图为俞敏洪与周成刚在上市现场。)
在他还没回来的时候,我的另外一个中学同学,叫李国富的,后来变成了新东方的行政总裁,他到今天还是新东方的CEO,也回来了。他在干嘛呢?
他学的是德语,南京大学毕业,后来跑到匈牙利做生意去了。在匈牙利居然开了一个巨大的百货商店,雇佣了几十个匈牙利人,一起做中国的商品倒卖到匈牙利的生意。当时匈牙利很穷,他把中国货倒卖给匈牙利人,变成了一个也不错的千万富翁。
但是后来因为贸易变化,这钱就花没了,这个公司也就不做了。他回国以后,也是跑到北京来找我。当时周成刚还没回来,我说:“你既然外面的公司也倒闭了,不干了,回到中国来,你干脆就帮我去开上海学校吧,你先去把后勤行政给我弄完了,等周成刚回来,再把教学区弄了。”
后来李国富真的就跑到上海去了,租了个自行车,在上海还租了个房子,叮叮当当用了半年时间,就以个人名义把上海学校的执照给拿下来了。
这个时候,周成刚也刚好回到了北京,跟了我一个月,看了看新东方的各种情况。他说:“新东方管得真乱,什么都没有,财务体系没有,行政体系没有,人力资源体系没有,我从来没看过这样的公司。我从我大学毕业,一直都在大公司干,什么都是规矩的。也没人跟我谈薪酬,也没人跟我谈社会福利保险。”
我说:“这个东西都没谈,没法谈,因为新东方根本就没这些东西。你就跑到上海去干学校就完了,干完再说!”
所以后来周成刚和李国富两人联手,一个作为校长,一个作为副校长,在上海开了新东方有史以来的第一所分校。后来我又派了另外一个人,跑到广州开了第二所分校,新东方的分校之路从这儿就开启了。
这两所分校,其实我刚才讲过,是在完全没有结构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当时新东方的总公司还没有成立,所以以个人名义注册了两所学校。这两个学校连个账号都没有——账号要等新东方成立总公司,从交学费到成立账号,所有的钱都几乎都存在个人的名下。
由于新东方当时的名声很大,所以上海学校第一天报名的时候,排队排出去了一公里,广州学校排出去了差不多半公里,就是一举打响。当时把新东方最好的老师,包括现在上海学校的校长杨鹏老师,都被派到了上海、广州去教学。因为当时新东方主要做的还是国外考试这一块,大学生就蜂拥而至,上海、广州两个分校就一举成功了。
这也为新东方带来了下一步发展的契机,我们突然发现开分校这件事情,是新东方未来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路程。到今天为止,新东方已经开了六七十所分校,有了上千个教学点,其实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第二,我们突然发现除了我们这几个人以外,人才是可以进一步扩大的。有了像周成刚、李国富这样的人才进来,新东方的人才队伍进一步扩大,那就意味着事情可以进一步地做大、做好、做久,所以这是第二个。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发现新东方的组织结构,已经完全没法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因为原来都是包产到户,但是现在广州、上海到底归谁就变成了一个问题。因此再下一步,新东方就开启了组织结构的变革之路。
第三讲我们今天就讲到这儿,那么下次我们讲第四讲。
7月-9月,“老俞闲话”将在80天的时间里,连载《蛋壳来了》APP上的“新东方成长历程”音频课程和由此出版的新书《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文字内容。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