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老俞闲话>正文

老俞开课丨5-4回到新东方领导岗位

2019-08-07 10:09

来源:老俞闲话

作者:俞敏洪

  第五讲 雾里看花

  1

  和ETS的是是非非

  2

  新东方和ETS的战略合作是如何达成的

  3

  新东方的发展,为什么没有太受内部争执的影响

  4

  回到新东方领导岗位

  5

  新东方总部发展的艰难历程

  6

  新东方分校发展:个人发展与组织规范

  7

  老虎基金进入新东方

  8

  胡敏、江博的退出和新东方VIE的设立

  在新东方增值之后我再次回到了新东方的领导地位。

  大概是2002年的时候,由于这些朋友们的要求,我从董事长和总裁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因为他们说:“俞敏洪你一个农民出身,现在新东方要现代化发展,改革过程中间最大的障碍就是你了,如果你不当董事长和总裁的话,由我们来做,也许就能把新东方带上正轨。”

  我想如果他们这样想的话,我是可以让出来的。我上一部分讲过了,我来抓新东方业务,保证业务正常发展,你们去改革,你们去当董事长和总裁,所以我就把董事长和总裁这个位置让出来了。王强当了董事长,胡敏当了总裁,他们互相配合、发展。

  从2002年到2004年,差不多有两年多的时间,我在新东方只是一个股东,甚至他们有的时候股东大会都不让我去开。他们说我参加股东会,影响到了大家表决时候的态度,因为我往那儿一坐,大家觉得表决起来有压力,所以我不参加股东会。

  他们说:“我们保证你作为股东的利益,但是股东会、董事会和总裁办公会,你就不要来参加了。”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些会议我就不去参加了。

  他们互相之间折腾了两年多,两年以后发现,其实他们也遇到了很多困境,很多事情推不下去,互相之间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斗争,也互相谁都不服谁。他们觉得这件事情要想把它做下去的话,可能还得俞敏洪回来,所以他们就把我邀请回去说:“现在董事长和总裁继续由你当吧!”

  (2004年1月21日,新东方高层领导与学生欢度新年。)

  那个时候是2004年,新东方最激烈的内部斗争已经过去了,大家已经能够理性地来思考一些问题。

  我们最终的目标其实就是为了把新东方做好,把业务做好,新东方如果能够上市,大家都得益,至于说谁来当领导,谁来指挥谁,其实无所谓。要说在新东方最有资格的,依然还是俞敏洪。尽管俞敏洪比较土,但毕竟他是新东方的创始人,我们回来的时候,俞敏洪都把新东方干了三五年了。

  按照他们的说法,俞敏洪是新东方真正的Founding Father,我们只是新东方的Founding Uncles,就是说我们只是新东方的叔叔,俞敏洪才是新东方的爸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还是我们回过头来继续帮着俞敏洪往前走,只不过需要不断地鞭策他,要不断地进步。因为他太土了,新东方就会很土,很土的话就没有发展前景,我们这些人也就没有发展前景。

  所以,两年多来,他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实际上这两年多,我也一直在进步,因为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准则,我觉得人在任何岗位上、在任何困境中,你都要保持自己的进步。

  我举过的例子,比如说我在大三的时候得了肺结核,在医院住了整整一年。这一年中就是养病,我在医院的心情是很苦闷的,你想北大不能上,得了肺结核,但是在这种内心的苦闷中,我依然深刻地意识到,你只有不断保持进步,未来可能才会有机会。

  在医院的时候,我读了二三百本书,背了接近1万个英文单词,读了几十本英文原著,直接奠定了我后来回到北大三四年级学习的基础,其实也部分奠定了今天我做事业的基础。

  在那两年多,我不当董事长、总裁,其实心情也非常的郁闷,觉得这件事情弄到最后有点不开心了。其实乔布斯被赶下去过,后来王志东从新浪的创始人岗位上也被赶下去过,我也被赶下去了,只不过我后来又回来了,乔布斯也回到了苹果。我没有乔布斯辉煌,但是我回来,回到新东方,后来又把新东方带成了美国上市公司,一直做到今天,我觉得自己也还是做得不错的。

  不当董事长和总裁的时候,我做了很多事情。第一,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新东方发展的努力,尽管我没有岗位,但我觉得新东方的健康是第一位的。也就是不能因为情绪,不能因为这帮哥们儿把我轰走了,就觉得算了,鱼死不如网破,我就跟你们对着干,你们想不看重我,我就干脆把新东方弄黄了,我自己再做一个。脑中闪过这样的念头,但是最后我觉得,大家说到底都是为了新东方好。

  在这个过程中间,除了帮助业务的发展以外,我依然在接触朋友,帮助联系新东方的投资人,引入咨询机构来新东方,使新东方能够正常发展。我北大的一个师弟,当时在普华永道做咨询,我们就把他引进来了。

  前面我讲过,王明夫他们是中国的“土”咨询机构,我们未来要到美国去上市,“土”咨询机构可能就不太熟悉这方面的业务了,我们就希望把“洋”咨询机构引进来,所以就引了普华永道。普华永道到今天,在中国还是最著名的企业管理咨询机构之一。同时我前面也讲过,引入了不少投资人,从国内的个人投资人到机构投资人。

  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新东方发展了,我是股东,我就会有好处。我是不是心理上过得去,是不是面子上过得去,可以放到后面再来考虑。新东方从零做起,做到2004年的时候,我十几年的青春时光都献给了新东方,如果要把“新东方”三个字给糟蹋掉,把它给关掉,对于我来说从心理上也是不能接受的。因为我从精神上,已经归属了新东方,新东方是我创立的,新东方已经不仅是一个业务实体,还变成了一个精神实体。

  当时新东方每年都要出很多书,书名就叫做《新东方精神》,那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新东方精神的核心,如果我放弃的话,等于说我把这个精神也放弃了。所以在精神上,我在新东方依然是核心,我自己依然在弘扬新东方精神。而且外部的任何合作来的时候,他们肯定要找的是我,不管当时王强是董事长,还是胡敏是总裁,在外部人看来,我个人的名声比所有人大。

  如果说我在精神上不能跟新东方统一归属的话,那么就变成了两张皮,新东方一张皮,俞敏洪一张皮,最后的结果一定就是私立。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大家一起把新东方干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从不懂企业管理,开始变得懂系统的企业管理。因为新东方从没有结构到有结构,从一个学校变成一个公司、变成集团公司,后面还想上市,我作为一个纯粹的老师,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我要做的是什么呢?我就要去学,从公司法到企业管理,读了大量的书,差一点去哈佛读个MBA,但是后来没找到时间。当时读的这些书,从德鲁克到稻盛和夫,还有大量的企业经营管理的书,同时又读了大量的上市公司法律法规的书,实际上两年以后,我等于自己自学了半个MBA。

  等到再回来做董事长和总裁的时候,其实我心里已经大概明白这个董事长和总裁应该怎么做,公司组织架构应该怎么建,董事会和股东会的权力分界到底是什么,董事会和下面的总裁办公会的权力分解又是什么。

  这样一来,我已经变得相对比较熟悉了,原来盲目地跟大家一起在感情中间纠葛,完全不知道组织结构怎么去架构,人员怎么去布局,现在可以说已经变成一个不同的人了。

  大家确实也意识到了,第一个是俞敏洪在进步,第二个是也只有俞敏洪对新东方是最无私的。想要把新东方干好的话,大家就意识到了这样的一个结果。另外他们发现,互相之间不管谁当总裁,这个当总裁,那个当总裁,都是摆不平,最后还是让俞敏洪回来当董事长和总裁,也许对新东方才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在2004年的时候,我又重新回到了董事长和总裁的岗位上。

  7月-9月,“老俞闲话”将在80天的时间里,连载《蛋壳来了》APP上的“新东方成长历程”音频课程和由此出版的新书《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文字内容。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