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老俞闲话>正文

老俞开课丨8-6竞争对手给新东方带来的利与弊

2019-09-02 09:15

来源:老俞闲话

作者:俞敏洪

  第八讲 瞻前顾后

 

  1

  新东方业务布局的亮点和失误

  2

  新东方的电脑培训业务为什么做死了

  3

  为什么新东方在10年多前就开始做家庭教育

  4

  新东方优能业务的发展和一对一业务的兴起

  5

  为什么要限制新东方一对一业务的发展比例

  6

  竞争对手给新东方带来的利与弊

  7

  新东方上市后,资本市场对于教育的介入

  8

  新东方上市后走过的弯路

  刚才讲到了一对一,下面讲一下竞争对手给新东方带来的利和弊。其实我刚才已经讲到了不少竞争对手,像学大、好未来,这些都是新东方的竞争对手。

  在新东方的成长过程中,一路过来,从来就没有出现过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当初我从北大出来做新东方的时候,北大的出国考试培训也有几千学生的规模,北外也有几千学生的规模。我开的第一个班,是十几人的小班,实际上我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对手。如果没有竞争对手参照的话,其实新东方也做不到今天。

  后来在发展过程中,新东方又遇到了很多其他的竞争对手。比如说,像少儿业务,中国有很多著名的少儿教育品牌,中学业务有学大、好未来等等,包括原来在北京的巨人、现在广州的卓越、上海的精锐等等,都是新东方的竞争对手。

  竞争对手到底能够带来什么呢?我觉得有两个好处。

  第一,是你对商业模型的进一步的考察。

  比如说,如果没有竞争对手的话,新东方肯定不会做出国咨询业务,肯定不会做中小学的全科业务,肯定不会做从大班业务转向小班、精品班业务,所有这些东西都是竞争对手带来的启示。因为竞争对手在不断地创新,你看到竞争对手创新,你必然也要创新。

  大家都知道,世界社会制度的演变是怎么来的,都是向前面学习的经验。美国今天的民主制度,从古希腊的时候就有了苗头。今天全世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都来自于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也是来自于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总而言之,它是一个模仿和发展的过程。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就是因为我们既有社会主义,又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原始状态,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才叫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所以,既要有竞争对手,又要有学习榜样,这是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必经之路。这是第一点,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业务模式,让你的思路更加的开阔。

  第二,由于竞争对手的存在,竞争对手总是想超越你,你会激发自己的活力。

  大家都知道,一个打拳击的人,只有在什么场合下,才能够不断地成长呢?只有在对手不断击打的过程中,你才能够不断地变得强壮。只要你不倒下去,不管被对手怎么打、怎么揍,最后你都会变得越来越强壮。所以,当我们发现有对手的时候,你会激发自己的活力。

  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你在散步的时候,如果发现后面有一个人想要超过你,你是不是不自觉地会加快脚步?尤其是在跑马拉松的时候,当你发现后面有人快要追上你,你是不是不管多么累都会不自觉地加快脚步?

  比如说,游泳的时候我就算过,我本来20分钟可以游800米,但当我边上有一个人游得比我快的时候,我通常20分钟就能游到1000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就是因为你会不自觉地把对方看作自己的竞争对手。

  人总是有一个好胜心理,有这样的好胜心理的时候,对任何东西都有这种健康的、想要赶超的感觉的话,就会变得非常好。所以,如果身边的竞争对手跟你的能力相匹配的话,毫无疑问对你来说是一个特别好的现象。

  我常常跟好未来的创始人张邦鑫说,我们是在业务层面友好竞争,在战略层面精诚合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就是因为只有当你棋逢对手的时候,才能互相激发活力,才能互相配合,打出更加漂亮的战争。

  竞争,其实并不意味着你死我活。什么时候竞争会意味着你死我活呢?就是当你的资源已经全面投入,而市场就那么大,投入资源已经完全不可能得到回报的时候,就变成了你死我活。这时候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选择主动放弃,或者你有能力把对方干掉;第二个,只能选择与竞争对手合作。

  比如说,滴滴和快滴的合并,大众点评和美团的最后合并,都是这样的原因。因为双方的竞争性投入,已经大到了不管投入多少钱,都已经不可支撑的程度,那么就只能合并。

  为什么竞争并不意味着你死我活呢?在一个巨大的市场里面,它的竞争实际上是分散性竞争,大家可以互相学习。比如说,在餐饮行业,海底捞绝对不可能把全聚德烤鸭干掉。尽管大家都要吃饭,但是这个市场太大了,市场的1%你都占不到,谈不上把别人干掉。所以,麦当劳和肯德基,是一样的概念。

  教育领域跟餐饮行业恰恰是一样的。教育领域是一个巨大的、分散性的行业,不管你多厉害,你占到教育市场的比例最多是百分之几。我觉得到今天为止,全部的教育市场,新东方加起来最多占到了2%-3%,我估计好未来也是这个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互相竞争去把对方给干掉,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判断。真正重要的是,你怎么样通过竞争对手这个榜样或者参照物,来把自己的产品设计、系统设计、商业模式做得更好,打磨得更加锋利,更加激发自己的创新活力,把这个市场的占有率去提高一点而已。所以在教育领域中的竞争,完全谈不上你死我活。

  但是竞争也不意味着你纯粹向对手学习、模仿,而是要把人家的优势和自己的优势结合起来。有这么一句话,就是当你通过后视镜看到后面有汽车来追你的时候,如果你一直盯着后视镜,那最后你的汽车要不就掉到悬崖下面去,要不就撞上前面的汽车。也就是意味着什么呢?你一味地盯着竞争对手的话,那你就会失去自己的优势。

  对于我们来说,竞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学习对手优秀的东西,然后与自己优秀的东西结合起来,形成你独特的优势,来推动你自己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一个商业模式,包括新东方最大的竞争对手,一定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

  当你自己不能创新,当你自己不能超越自己原来的观念,当你自己不能颠覆自己的商业模式并全力以赴投入资源到另一个业务的发展和曲线的发展的时候,当你看不清世界上的大市场形势,以至于发生方向性错误的时候,那才是你最后真正失败的时候。

  所以有竞争对手存在,既能够学到新的商业模式,又能够学到创新意识,还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我觉得这就是竞争对手存在的意义。所以在我们的生命中,不要怕对手,也不要怕敌人,正是对手和敌人使我们能够更快地成长,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待自己的现状,来设计自己的未来。

  7月-9月,“老俞闲话”将在80天的时间里,连载《蛋壳来了》APP上的“新东方成长历程”音频课程和由此出版的新书《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文字内容。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