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老俞闲话>正文

老俞开课丨10-1从大学老师到上市公司创始人,我的点滴成长

2019-09-16 09:07

来源:老俞闲话

作者:俞敏洪

第十讲 自我剖析

1

从大学老师到上市公司创始人,我的点滴成长

2

我的个性如何成全和阻碍了新东方的发展

3

我的知识结构如何影响了新东方的发展

4

新东方的人为什么会有创业基因

5

如何看待人才的流动和发展

6

做人做事的核心要素:诚信、坦诚和信任

7

与政府官员打交道:坚持原则做事情

8

我的未来不是梦:为孩子们的成长全心服务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讲述新东方的成长历程。我们在过去的日子里已经讲了九讲,把新东方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故事、波折、成长的一些关键要素都讲得差不多了。今天是一个收尾之作,就是第十讲。

第十讲主要是分析我个人做的一些事情和我个人的成长路径,来对应到新东方的成长路径上去。第十章讲完以后,我们《新东方成长历程》的完整讲述,就全部结束了。

这一讲也分成了八个小主题。

第一,我是如何从一个大学老师变成上市公司的创始人,我的点滴成长中,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

第二,我的个性如何成全和阻碍了新东方的发展。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性格特征。其实我们很多人做成事情与做不成事情,常常因为个性和性格特征的阻挠,甚至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都可能会被个性引导而走向某一个道路。

第三,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生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个知识结构是不断完善、不断更新的过程。但是一个人现在拥有的知识结构,又直接影响到事业的发展和高度。

第四,我要讲述一些新东方人的现象。比如说新东方人有创业基因,新东方人很浪漫、很潇洒、很自在,常常很不听话,那这些因素是在什么环境下形成的?

第五,新东方也有着人才流动的特点,比如说,现在在外面创业的,至少有二三百家公司,都是由有新东方背景或者曾经在新东方做过中层或高层管理工作岗位的人出去做出来的。为什么新东方会有这样的人才流动?为什么会这么顺畅?同时在人才流动的情况下,新东方为什么还能保证自己的健康成长?

第六,再讲一些做人做事的核心。比如说,我认为做人做事要成功的核心要素,其实有三个。第一个是诚信,第二个是坦诚,第三个是信任。这三样东西的重要性在什么地方?我们作为普通人怎么样建立起来?这三样核心的素质,对我们来说也非常的重要。

第七,任何一个事业,只要你想在中国发展,就不可避免地要跟政府和政府官员打交道。我们都知道有不少企业,都是因为政府官员的沉浮起落,带来了企业发展的生死存亡,新东方也不可避免地要跟政府和官员打交道。在打交道的时候,新东方又把握了什么样的原则?

第八,讲一下我的未来和我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我说我的未来不是梦,那就是为孩子们的成长,全心全意地提供服务。

所以下面我们就为分这八个主题,给大家再细化地聊一聊。

第一个主题,从一个大学老师到上市公司的创始人,我的点滴成长是怎么来的。每一个人的成长,都可以用一条河来比喻。一条河起源的时候,都是非常狭窄的,但是在河流向前流动的过程中,都会变得越来越开阔。原因就是各种支流会加进来,同时水量会越来越大,像长江、黄河,最后到达大海的时候,就变成了奔流的大河。

但是,我们也会发现,有些人流着流着,河水却变得越来越小,有点像沙漠中的断头河一样,水渗透到沙漠中,就没有了踪影,人生也变成一片荒芜。那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再以河流作比喻,支流的加入,就是你不断吸纳外来成长的因素的结果。比如说,你更愿意去学习、更加愿意自我驱动、更加愿意去交有意义的朋友、更加愿意读书,就像点点滴滴的水流,汇聚到你的生命中一样,让你能够变得越来越开阔。

同时,我们也把河流向前的流动,解释为一种自我驱动。我们都知道,河流是从高处往低处流产生的自我驱动,而人生是从低处往高处走产生的自我驱动。所以人生的自我驱动比河流的向下流动,其实要更加的艰难,因为我们要往上走。但是不管怎样,自我驱动就能成为你生命发展的动力。所以我认为自我成长的驱动,是人最主要的动力之一。

比如说,我常常给大家讲我的故事。从一个农民的儿子,经过三年高考进入北大,在北大努力学习,留校当老师,从一个普通老师变成一个优秀老师,最后从北大出来做新东方,从零做起把新东方做成美国的上市公司。这一路走来背后的底层逻辑,就是一种自我驱动力,想让自己变得更加有价值、更加能干、更加有作为的一个过程。这是第一个要素。

第二个要素,就像一条河流要流动的话,会进入不同的环境,从高原到雪山、峡谷、平原、大海。如果不流动的话,就变成一个湖了,这个湖就永远在那个地方待着,水量一辈子都是一样的。所以流动的过程,就是进入新环境的过程。要改变自己,一定要进入某种新的环境,也就是要创造让自己得到锻炼和成长的新环境。

再以我个人为例,如果我一直在农村的话,那么我就是一个农民。因为在农村的环境中,你不可能变成一个超越农村环境的个体。后来进了北大,我就变成了一个北大人,我也没有超越过北大的个体。所以到今天为止,我觉得我还有很多知识结构上的遗憾,就是我从北大毕业以后,没有到国外去留学。

留学给我带来的影响微乎其微,我对西方文化、西方学术的了解,仅限于皮毛阶段。我只是到西方走马观花,并没有在那里认真地住、认真地吃、认真地学。我很佩服万科的王石,在60岁以后能够到哈佛大学去努力地研学两年,后来又到剑桥、牛津去研学了两年,就是为了使自己深入到一个环境中去学习。

当然非常庆幸的是,我从北大出来,做了新东方,进入了新东方的创业环境中。一个企业或事业的发展,每天都面临着生死存亡,面临着变革,也面临着要把企业带到更高的领域和阶段,所以你就会交往各种不同的人。

非常庆幸,我从交往新东方的普通老师开始,到把国外的同学朋友拉回中国来,到最后把新东方带到美国去上市,接触了大量世界级的职业人士。到上市以后,和中国乃至世界的企业家进行交流和交往。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每做了一个新的事业,个人的成长就不断地被催生和触发。

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比如说一个小孩,在家里他的反应能力和独立能力是非常差的。因为他依赖父母,他知道家庭没有任何危险,就产生了各种依赖症,也形成了不动脑子、不去主动做事情的被动状态。所以一个孩子如果在家里被养得太好的话,长大以后走向社会将会成为巨婴,也就是说脑子和身体都不成熟。

但是如果你把他从小就放在社会上去锻炼,让他独立地去做各种事情,那么他长大以后面对社会,他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能力就会变得强很多。所以我们不能把自己被动地放在同一个环境中,变得非常安逸,什么创造成就的动力都没有了,这种状态是非常危险的。

从我个人来说,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作为一个北大老师,其实在90年代初是一个非常荣耀的岗位。当然也带有一定的勇气色彩、被动色彩,因为当时北大给了我一个行政记过处分,我自己不愿意在北大待了,最后变成了一个个体户。

当时出来的时候,中国还没有什么公司,没有现在这样的培训机构,只要拿出一个思想来,就有投资人给你投资,上来就有大量的钱组建正规的公司管理结构。在当时完全不可能,等于变成了一个个体户。

在作为个体户的风风雨雨中,我不断地得到锻炼和成长,原来在北大的那种非常懒散的状态——早上睡到九十点钟起来,晚上一两点钟才睡觉,起来以后也不刷牙洗脸,就躺在床上看书,到了上课的时间拎个破书包到教室里走一趟,回来以后继续躺在床上看书——就一扫而空了。

当你发现自己面对一个相当于把一只家养的狗扔到了荒野这种状态的时候,这只狗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不就是在荒野中饿死,要不就迅速学会捕食其他动物的能力。这就是狼和狗的区别。所以非常重要的就是,在艰难的环境中,你的成长速度会更加的快。

后来作为个体户生存下来以后,我想到的是一个更大的发展,这跟动物要扩展更大的地盘是一样的概念。对于我来说就变成了一个很自动的选择,要去寻找一些能够联合起来做事情的人。我当时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就是这些人必须至少在某些方面水平比我高,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出来。所以我跑到美国,把我认为很有才华的同学朋友招回来,像王强、徐小平。招回来的过程,就是从个体户变成了一个团队、变成了一个合伙人的过程。

个人成长和团队成长,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个人成长可以随心所欲,快一点慢一点、做错了做对了,都是个人全面负责任。但是在团队中,你就必须为团队负责,在团队成员中,你既要展示自己的成长速度,又要展示自己的眼光威望。当你面对一批老同学来跟你一起合作的时候,如果做不到位的话,就会令人失望,这个团队就维系不下去。

在一个团队中的成长,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成长要素。这样我就锻炼了自己,我在大学从来没有当过任何学生会的领导或者团委的领导,但是十年以后,要领导一帮同学一起创业奋斗,对我来说是一个领导能力的提升。尽管合伙人的机制中有很多争吵,互相之间也有很多的看法不一致,但毕竟同合伙人一起努力,把它打造成了一个集团公司。

集团公司意味着什么?要用公司结构来做事情,跟原来合伙人的松散结构比,又是一个组织结构上的提升,就产生了在组织中的成长。你在一个组织中成长、与合伙人一起成长,和你个人自己成长又是一个不同的概念。

因为组织结构需要法律、规矩、契约精神,还要在组织架构以及组织秩序中,来寻找你的领导点,来寻找你的一个布局。并且一个组织架构的形成,直接决定了你是不是有眼光,把组织带上更大的规模。在这个意义上,组织架构的成长,就变成了我个人的再一次洗礼。从一个很随意、很随便的人,最后被组织所约束,形成了组织扩大和组织稳定的能力。

后来新东方成为了美国的上市公司,我又变成了美国上市公司的CEO和董事长。这里面又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为什么呢?因为原来不管是集团公司,还是个体户,还是合伙人,都是一种自我封闭体系,也就是在内部玩儿。包括财务体系不规范、人力资源体系不规范,都没有人来观察或者监督。

一旦变成了美国上市公司,大家都知道美国对上市公司的法律法规是非常严格的,比如说Sarbanes-Oxley 404法案。就是说你做任何错误的事情,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它有一整套的规范体系。所以很多的中国公司,不愿意选择到美国去上市,就是因为这套规范体系太严格。尤其是有私心的企业老总和创始人,他们有点受不了,觉得在里面自己没法做手脚。

对于我来说,这件事情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我认为到一个国际平台上去做事情,尽管会给你带来很多约束,但是未来给你带来的机会,一定也是更加广大、更加广阔的。所以我选择了迎接这样的契约精神的挑战,坦然地把新东方放到了全世界面前。

这样的发展过程,又变成了我的一个成长过程。从一个中国的、比较土的公司结构,发展到了一个受国际监督的公司结构,而且你时不时地还要跟国际领域中的人去打交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是在发展的。

所以大家会发现,我的每一个成长,都是跟新东方成长在一起的,是一个交替的过程。新东方的成长是因为我的成长,我的成长是因为新东方需要我成长,或者迫使我不断地成长。这比身边有一个朋友不断地敦促你成长更加的管用,因为它跟你的命运、跟你的利益、跟你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除了不断地成长以外,从心态上来说,你还不能一直勇往直前。因为一直勇往直前的鲁莽,就变成了一种退步。大家都知道,刘邦和项羽相争的时候,刘邦知道退而结网。他退到汉中地区努力发展农业、发展经济、训练自己的军队,通过秦岭这样一个天然屏障,不受外界的干扰。直到他做好准备,偷度陈仓,最后把项羽的天下给打下来。但是项羽只知道一味地勇往直前,最后就被刘邦打败了。

人生有的时候,在关键修炼的时候,是需要退步的。退步不是在能力上的退化,而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时不时地要关注自己是不是有足够的余地,或者站在更高处、更远处,或者站在一个更广阔的境地,来看待自己的成长,来看待企业的成长。通过这种退步,我们能够让自己的生命、思想和发展,变得更加海阔天空。所以退步在人生的成长中,也是一个重大的要素。

比如说,我在大学的时候,前面两年拼命地学习,不知退步,后来因为得了肺结核,在医院住了一年。这一年就是我冷静下来反思的退步的过程,使我更加清楚地看清后面的大学生活,以及大学后的生活,大概应该怎么去做。

包括新东方上市以后,我很少去关注新东方每天的股价走势,而是关注新东方更加长远的发展。不是用焦虑的、焦躁的心态,来对待新东方所发生的事情,而是退一步,长远地去思考新东方发展的方式,思考新东方的未来。那么就会使新东方走在更加正确的道路上。

到今天为止,我个人还在成长中,我自己也从来没有放弃过成长。从研究各种商业案例,到思考新东方未来更大的布局、更长远的发展,以及我自己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提升。

总而言之只要你活着,未来的路就会很长。人生有的时候是不可确定的,因为你不清楚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是人生就要做好两种打算。一种是长远打算,你活到一百岁会是怎样,这样的岁月你怎么样去安排。同时要做好每一天的打算,即使明天已经不再是你的日子,你也不会因为今天做的事情而后悔。这样就是一种长短结合的对人生的设计。

我觉得两个要素最重要,一个是时间最宝贵,一个是身体最重要。

一,时间最宝贵

为什么呢?不管你多年轻,也不管你现在什么年龄,不能去想我后面还有足够的时间。其实人生一辈子也就是3万多天,你活到100岁的话就36500天,是足够掰着手指头都能数完的日子。但是我们一天一天地过去,如果每天都没有进步,每天都没有收获,那你的生命肯定一直原地踏步,甚至是浪费。所以时间是比金钱更加重要的一个东西,时间可以换来金钱,但金钱没有办法换来时间。

二,身体最重要

第二个是身体最重要。我身边有不少朋友,包括我大学同学,都已经有去世的,就是因为不太注意身体,或者说身体透支过度。我们也常常发现一些创业者,到了三四十岁,有的时候三十岁突然就心肌梗塞,或者说是突然倒地而亡,这种情况也不在少数。所以不管你是为别人干活,还是为自己干活,锻炼身体、确保身体健康也是重要的。

在这个世界上,时间是你自己的,身体也是你自己的,如何使用是由你自己来决定的。如果到最后,你的时间被别人支配了,你的健康因为各种消耗离开了,对你来说就是最悲伤的事情。这是成长过程中,我认为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