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老俞闲话>正文

老俞闲话丨佛塔云烟缅甸行——缘起

2019-12-23 09:33

来源:老俞闲话

作者:俞敏洪

缘 起

今年由于亲自介入了新东方的具体管理,忙得昏天黑地,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年初原定一年访问4-5个国家的计划,基本没有希望实现了。暑假的时候,带着孩子们去了一趟西班牙,匆匆忙忙走了八天。女儿有教学任务,儿子在高三,面临着超级紧张的学习和大学申请,也完全没有时间和我一起进行休闲的旅行。今年本来打算从西藏自驾到尼泊尔,行程都已经安排了,也因为没有时间取消了。

夏天的时候,邻居朋友涛哥响应“一带一路”的号召,跑到缅甸去发展了。他去了以后,就开始邀请我去缅甸看一看。三千佛塔云烟下的缅甸,在我心里一直是个神秘的国度,即使没有涛哥去缅甸这档子事,也是我心里的旅游考察地之一。有朋友在那里了,自然就多了一份去的理由。有一些朋友十一的时候就过去了。我十一没有找到时间,心里就盘算着另外找时间过去。终于在11日10日到14日,挤出了四天时间。涛哥问我是去缅甸原始的海边度假,还是有别的想法。我说度假不着急,我这趟过去,希望走马观花考察一下缅甸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等,到最能够体现这些要素的地方看一看。

于是一起商量着安排了行程。最初的安排是从北京10号晚上直飞仰光,然后第一天在仰光游览,第二天早上坐飞机去蒲甘,第三天从蒲甘到曼德勒,第四天从曼德勒坐飞机回到仰光,再半夜从仰光飞回北京。后来,我认真研究了一下缅甸的地图和到中国的航线,提出能否从仰光到蒲甘的行程,从飞机改成开车,这样能够多看一些缅甸的地面风情,用我的话说,叫做“贴着缅甸的大地行走,离佛国的距离更近”。仰光到蒲甘的距离有接近500公里,而且全是普通公路,路面也很颠簸。但为了满足我行走大地的愿望,旅行社最后还是同意了我不靠谱的要求。

准 备

行程决定后,在出发前我希望更多的了解缅甸。从百度上搜索到的缅甸信息和介绍,明显是不够用的。于是就在当当网上买了一堆和缅甸相关的书籍。

它们分别是:新加坡作家叶孝忠著的《缅甸,现在去最好》,李绿江著的《山魂水韵润佛光》(东盟十国文化丛书),中国地图出版社的《缅甸(lonely planet)》,中国旅游出版社的《走遍全球—缅甸》,陈立人著的《国殇-中国远征军缅甸、滇西抗战秘录》,没有想到还有一本乔治·奥威尔写的《缅甸岁月》。原来从来不知道奥威尔去过缅甸,还在缅甸呆了五年左右的时光。

把书买完后,去之前的俩三天,就开始翻阅这些书籍。先翻阅了《走遍全球-缅甸》和《缅甸》这两本,知道了一些缅甸旅游的基本情况,也遗憾地发现,有几个著名的旅游点这次不可能有时间走到,比如著名的吉谛瑜山(大金石,在一块八米高的摇摇欲坠的大石头上修了一座金塔,传说之所以不倒,是因为有释迦牟尼的头发支撑),因为和蒲甘是相反的方向,开车来回要一天,安排不出时间来。

还有著名的茵莱湖,也因为偏离这次设计的路线太多,没有办法去。茵莱湖以秀美、幽静著称,最著名的是在湖上站在用脚划船的渔夫和坐落在湖上的村庄和庙宇。大家可以上网搜索一下茵莱湖的视频,美极了。我各种设计路线,包括是否能够半夜出发,但发现还是时间不够,最后只能虽身不能至,但心向往之。留下它,只是为了可以有理由再来一次缅甸。当然还有那缅甸西边的海岸,充满了迷人的原始风光,这次也只能一并放弃了。

翻阅完前面两本书后,我又阅读了《山魂水韵润佛光》。这本书图文并茂,文字简练,读完后使你对于缅甸的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有了一点初步的、带有人文色彩的理解。

紧接着我又读了《缅甸现在去最好》,这本图文并茂,带有浓厚个人色彩和情感的描述,是关于缅甸介绍和叙述中比较好的一本。叶孝忠以苦行的方式,背着背包在缅甸大地上行走了一个月左右的时光,又深入研究了缅甸的历史和文化,娓娓道来,情深意切。读完以上几本书,就到了启程的日子,另外两本没有来得及读的书《缅甸岁月》和《国殇》,就被我放入行李箱,陪伴了我的整个旅程。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