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学院 2025 年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 J12104 作物栽培学
2025-08-10 22:30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新东方考研
西昌学院 2025 年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
J12104 作物栽培学
I.考试性质
《作物栽培学》是农学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其理论考试是为我 校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农艺与种业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 选拔性质的招生考试科目。本课程以大学本科同等学历农学专业的业 务要求,对考生进行作物栽培学理论基础知识的测试。 旨在考查考生 对作物栽培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拔具有扎实农学基础、较强 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优秀学生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
II.考查目标
考生应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充分理解有关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和器 官形成,产量形成的基本规律 ,它们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以及相应栽 培技术措施的原理、效应等基本理论,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I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100 分 ,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二、 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开卷、 笔试。
三、 试卷内容结构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占 60%; 应用理 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知识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占 40%。
四、 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10%-20%),选择题( 10%-20%),问答题( 35%-45%), 论述题( 25%-35%)。
五、 是否需要计算器
否。
Ⅳ.考查内容
1、 绪论: 作物的起源和主要作物的起源地,作物引种的基本原 则 ,作物的分类 ,可持续农业的概念 ,粮食安全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作物的生长发育: 作物生长的一般进程,作物的生育期和生 育时期,种子萌发,作物的发育特性,作物的温光反应,作物的发育 特性和温光反应在生产上的意义,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地上 部生长与地下部生长的关系 ,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3、 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的形成: 作物产量,产量构成因素 ,作 物产量形成的特点,作物的 “源、流、库”理论及其应用,作物群体, 作物群体的层次结构与光能利用,光、 温、 水资源与作物生产潜力, 提高产量潜力的途径,作物品质的概念,作物品质形成的生理生化基 础 ,作物品质的改良 ,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关系。
4、 作物与环境的关系: 作物的自然环境 ,人工环境 ,光对作物 生长发育的影响,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
的影响,积温与作物生产,极端温度对作物的危害及作物的抗性,作 物的生态适应性,旱、涝灾对作物的危害及作物的抗性,水污染对作 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大气环境对作物生产的影响,土壤对作物的生 态作用。
5、 作物栽培措施和技术:作物布局,作物的轮作和连作,复种, 间、混、套作,土壤培肥及整地技术,播种与育苗移栽技术 ,种植密 度和植株配置方式, 营养调节技术 ,水分调节技术 ,杂草防除技术, 病虫鼠防治技术,作物的化学调控技术,人工控旺技术,地膜覆盖栽 培技术 ,收获技术,霜冻后的应变技术,雹灾后的应变技术,涝灾后 的应变技术。
Ⅴ.参考书目
董钻、 王术主编,《作物栽培学总论》, 中国农业出版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